阅读历史 |

第710章 绝句,声援林尘(1 / 2)

加入书签

“林尘,我是‘当代影坛’的编辑,我只是想请问一下为何偏偏要选在4月上映?”

武飞略带不解的问道:“大家都知道4月档肯定是《环太平洋》跟《那些年华》两部电影上演双城记,您这部电影上映肯定是炮灰的,更何况现在也无人愿意发行,您又何必如此的倔强?”

林尘微微摇头:“不是倔强,我对我自己的电影有足够的自信,另外,谁告诉你4月将会是‘双城记’呢?有可能是我这部电影的独角戏。”

疯了!

开什么国际玩笑?

狂妄自大到姥姥家了!

听着林尘以嚣张的语气说出来的话后众人心中都是有些镇江,他们不明白都这个时候了,林尘为什么就不能退一步?

都这个时候了,林尘这部电影非得要去4月档撕杀当炮灰吗?

武飞趁众人震惊的时候再次问道:“林尘,莫非你拍摄电影只是业余,所以对于电影的成绩并不看好才能有这样的心态吗?”

另外‘影世界’的编辑也是追问道:“是啊,林尘,你如此的不计较后果的选择在4月上映莫非就是为了争一口气从而让整部电影的心血都付诸东流不成?”

林尘没有理会娱乐周刊的记者,反而是看着‘影世界’和‘当代影’的编辑认真的说道:“没有人比我更喜欢这部电影,你说的对,我确实是为了争一口气,但是这口气不是拿电影的前途开玩笑,而是为了让所有的人知道,《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部电影的实力。”

说完这句话,林尘转身离开,不再理会这些记者。

燕京娱乐的记者有些慌了,我擦,哥还一句话没采访呢。

所以这货看得林尘马上就要坐上车的时候也是追了过去大声道:“林老师,您这样做值得吗?这可是冒险啊,您这部电影有百分之90的几率会成为炮灰。”

已经坐在车上的林尘望着追上来的记者突然笑了起来。

值得吗?

他在车还未启动之际突然开口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

‘江东’话音还未落下,出租车已经扬长而去。

跑上来的燕京娱乐媒体的记者有些呆。

当代影坛、影世界等杂志社和娱乐周刊的记者也是有些楞住了。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好大的口气啊,和那句‘他强由他强’的豁达完全不同。

当然众人真正震撼的却是因为林尘这首诗的后两句。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当代影坛’的武飞这个时候仔细的咀嚼着这两句也是苦笑了一声:“我算是明白林老师为什么要突然选择4月档了,他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这个娱乐圈的二楞子啊,这么多年,他这是向所有人说哪怕死了,他的性格也是这样啊。”

“是啊,这个时候我倒是佩服起他了,你们觉得,这《那些年》会不会真的创造奇迹?”

“难啊,‘中影’、华影、联影、景线’四大发行公司同时拒绝了,这东海的发行公司恐怕也得考虑一下啊。”

“看看吧,不过我得尽快回去了,这首诗简直太特么提气了,我感觉比那首‘他强任他强’还要强悍百倍呢。”

……

坐在出租车上林尘说出那首诗的刹那也是心情仿佛好转了一些,这个时空虽然有项羽,可是并没有李清照这位婉约派的女才女,所以在最近一系列遭遇之后,在所有的人不看好林尘的时候,在发行遇阻的时候,林尘则拿出来这首诗来明志。

“关键还在东海,能不能破局就在东海了。”

林尘此时紧握了拳头喃喃自语道:“上影,希望别让我失望啊。”

……

在林尘前往东海的时候,网上,‘当代影坛’、‘影世界’、‘遇见’等电影杂志社以及‘燕京娱乐’、‘中原周刊’等娱乐周刊同时报道了林尘的诗词。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两句话在网上也是引得极大的反响,当然也是同样引得不少的人的感叹。

“这才是林老师啊,选择一件事一定会做下去,纵观林老师这一路他何曾退过?”

“没错,不管是当初微电影大赛上,或者是后来的颁奖典礼、乃至林老师遭遇封杀之际,他可曾退一步?”

“呵呵,那些嘲讽林老师的,你们是否感觉到羞愧呢?林老师这种霸气一往无前的气势我是必须力挺的。”

……

网上边,不少喜欢这首诗的众人都是纷纷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借古谈今,很多人觉得林尘一直以来都是遵循着一往无前的气势。

但是,却也有不少的人嘲讽林尘不懂得变通,甚至觉得林尘这是一种不理智的情况。

在大部分电影杂志欣赏林尘的时候,‘看电影’再次发表看法---

“我承认,林尘的这首诗写的很不错,我也佩服林尘的勇气,但是这种做法真的提倡吗?很显然,现在各大发行公司都并不看好林尘的电影,这个时候他就应该坐等良机,改日上映,而不是一味的撑强?

只要稍微懂电影的都知道4月档有着两部大片,一部好莱坞大片《环太平洋》,另外一部片则是《那些年华》,两部电影的对决甚至关系着华语片能否强势崛起的机会,这个时候第三支电影很显然将会是炮灰无疑。

所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选择4月上映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选择,而林尘作为投资人,在所有的人都不看好,在发行公司拒绝发行的时候依旧不死心,却选择以诗明志,大家说,他这是聪明还是傻呢?

因为他一个人的决策,可能让这部电影丧失原有的竞争力。

因为他一个人的选择,有可能让这部电影的一众演员丢掉很多机会。

因为他一个人的选择,《那些年》剧组如此辛苦的拍摄电影有可能全都付诸东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