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北岳山二(1 / 2)
第五洞天,东晋《道迹经》云:“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所列十大山洞名与十大洞天一一对应。《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为五代道士杜光庭编录。一卷。杜在自序中称:“太史公云:大荒之内,名山五千,其间五岳作镇,十山为佐。又《龟山玉经》云:十天之内,有洞天三十六,别有日月星辰灵仙宫阙,主御罪福,典录死生有高真所居,仙王所理。又有海外五岳,三岛十洲,三十六靖庐,七十二福地,二十四化,四镇诸山。今总一卷,用传好事之士。其有宫城处所,得道姓名,洞府主张,仙曹品秩,事条繁广,不可备书,聊记所管郡县及仙坛宫观大数而已。”末署“天复辛酉八月四日癸未华顶羽人杜光庭于成都玉局编录”。
其中第五洞天为北岳常山洞,周回三千里,名曰惣玄洞天,在恒州常山曲阳县,真人郑子真治之。
仙人隐士,于吉(?200年,一作干吉、干室),史书《后汉书·襄楷传》:“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
《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记其少时修道于恒山,有异操,后隐于句曲山(今称茅山,在江苏西南部),创立道教茅山派。修炼服气、辟谷术,并以医术救治世人。后其弟茅固、茅衷从其修道,时人称大、中、小茅君。后世称茅氏三兄弟为“三茅真君”。《道教神仙》载,茅盈于西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至恒山修道,时年18岁。遇王君拜为师,授“至真上道”,行“服饵调神”之法,边修道边采药,为民治病。曾访名山洞府,川于龟山遇西王母,授其“玉佩金铛”之道,“太极虚真”之经,遂归恒山北谷。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返家,时年49岁。南朝梁陶弘景创道教茅山派,以茅盈兄弟三人道成后,至茅山掌教而命名,奉茅盈兄弟为茅山派祖师爷。《大唐新语》载,张果老先生者,隐于恒州枝条山,往来汾晋。时人传其长年秘术,耆老咸云:“有儿童时见之,自言数百岁。”则天召之,佯尸于妒女庙前,后有人复于恒山中见。八仙之一张果老在河北还有很多仙迹,其中较为著名的还有过赵州桥的故事。《旧唐书》载,张果八仙之一张果老者,不知何许人也,武则天遣使召之,果佯死不赴。后人复见之,往来恒州山中。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恒州刺史韦济以状闻,又遣中书舍人徐峤赉玺书以邀迎之,果随峤至东都洛阳。后恳辞归山,赐银青光禄大夫,号通玄先生,乃入恒山。
《畿辅通志》载,北魏北天师道祖师寇谦之的弟子李皎,至恒山修道,年90颜如少童。
《舜典》:岁十一月朔,巡狩至于北岳。
北岳恒山早之名最就见于〈尚书·禹贡〉《禹贡》:太行,恒山。
孔子编定的《尚书》中“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月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
战国成书的《周礼》中首次提到五岳《周礼·职方》中,并州,其山镇曰常山(恒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