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新年议事剑南定策(1 / 2)
大昭永昌元年。一月十三。
剑南道节度府。
各司主官及校尉以上武将齐聚议事厅,节度使杜玉成召开年后首次议事。
“诸位同仁,今首次议事,即剑南道今后何从?各司各营主官均可畅言,所有良策本使会采纳。为朝廷计,为剑南道计,本使不计言失之过,各位可讲心中所想,不必有忧。”这位节度使开口讲明今天议事就是要为剑南道今后发展方略进行讨论,也是发挥各官员的主动性。
长史李长亭出列道:“大人,我剑南道钱粮均不足,当下应多备粮食,着重农事生产,以保民有粮吃,不至于闹祸事。”
礼政司司长顾明光道:“大人,教学书舍现均已荒废,重振已刻不容缓。”
吏政司司长卫启功道:“目前五府六十三县,官员严重缺失,需调派官员任职,而现在无人可派,急需解决。”
户政司司长毛柳生道:“户政余钱不多,需再行征税以解目前之困。”
紧接着,兵事司司长钱顺真、工事司司长熊大力、刑事司司长邢开等人也都说了各司职责内的现实问题。
杜玉成坐在案首,眉头挤出个川字,显然这些人说的都跟他提的‘策’关系不大,但各自讲本分内的事,也无错,但这千头万绪,这些高位之人尚没有一个能站在高处看问题,他们讲的这些听着都是个难字。
相比于施刚、石玄正两人年前所说的,心中充满期望,浑身也有劲,虽然也是有难处,但至少对将来的发展有个大概的雏形,尽管都是关于成军的事,但也有涉及政事。
长史李长亭见杜玉成脸色不对,知道这些这些都不是节度使大人所期望的,所以他赶紧开口道:“大人,目前朝局多艰,朝廷对我剑南道已无力关注,时下众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我们要自力更生,自求发展,不能指望朝廷了。”
李长亭不愧是长史,以前剑南道有什么事都是上奏,能要钱的要钱,要人的要人,不管给不给,都得有个诉苦的地方,可现在这情形,不靠自己想办法就彻底没招了。
“李大人说的极是,以前我们向朝廷要人,朝廷也不给答复,就拿这兵器来说,我们这新兵营的新兵都是拿着木棍在训练,我们自己搞了一个多月才完成了制造,朝廷一把刀都不给我们送来,连句安慰的话都没有。”施刚最清楚军中的事。
“没错,现在朝廷不管是政事还是军事,都没能给予我们什么帮助,所以李大人所说我们要自力更生自求发展,我深感赞同!”兵事司司长钱顺真说道。
“是啊,现在已没朝廷援助,我们自己想办法!”
其他人你一句,我一句,但都比较赞同自求发展的思想,这思想统一了,后面的事就比较好议了。杜玉成的脸色也开始好看起来,他在朝廷见官员不齐心、相互攻击的太多,吵吵闹闹上朝,最后没定一事并下朝。
所以大家在这事上能有个共同的认识,说明大家还是做实事的,不是浮于表面,大家也没相互扯皮推诿,这让杜玉成老怀欣慰。
杜玉成是个实干家,在他手下要想偷奸耍滑可是不行的,而且他用人也不会选那样的人,你可以没多大能力,但绝不能耍嘴皮,而且还得要忠于朝廷。所以剑南道整体太平,在这纷乱的世道已是难得的桃源之所,因而有其他府道的人才会逃难而来。
“各位,自力更生,自求发展,这是一定的,朝廷南迁后,我们原来就离京都距离远,现在这距离就更远了,这以后朝廷有什么我们也很难第一时间知晓。这万事总是需要人来做,我们剑南道不靠外力,也能支棱起来。”杜玉成颇有信心的道。
“谨遵大人教诲!”长史李长亭躬身道。
“谨遵大人教诲!”其他人也跟着一起道。
“诸位,外面是怎么样的我不管,我们还是要想想怎么自力更生,我们这五府六十三县将近百万人,还有那么多的土族人,这政事和兵事都需要我们理出个头绪。”杜玉成概括了一下说道,对于如何群策群力,他是有经验的。
接下来的讨论也是比较热烈,大家发言,气氛融洽,但这你说的有道理,我说的也有道理,但就是没讨论出个所以言。
杜玉成看着这些同臣属说的没有石玄正和施刚讲的那么出彩,没有说出关键,虽政兵有别,但这关键的头绪要理出来,正所谓‘车无马不前行’。
“各位,今日上午这议事就先到此,各位的意见都有文书记录,我们下午继续。”杜玉成见议事时间也快到中午,大家说的也都基本说了,便也停止了议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