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5章 对比?(2 / 2)

加入书签

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却不是那么容易。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引发民众的兴趣。

在他前一世的认知里,包括《国家宝藏》、《典藏华夏》在内的一些电视节目其实是做得不错的。

可惜,那些都集中在文化领域。

那这一次,趁着美国人建高铁的机会,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把它利用起来呢? 陈念略一思索,组织好语言之后,向李想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李想越听眼睛越亮,等陈念说完之后,他立刻拍手道: “好点子!”

“我已经有想法了!”

“明天,我就去跟陈教授沟通,你放心,这件事情就交给我们来做!”

几天之后,一条新闻以极高的权重出现在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上。

而新闻的内容,则让所有熟知兔子尿性的人们大吃一惊。

《高铁是怎样建成的?京广高速铁路京石段开工建设,全程直播!》

根据新闻的预告简介,这一次的直播,将会从京广高铁京石段正式破土动工开始,持续到第一季度30公里线路铺设完毕为止。

在过程中,节目不仅仅是简单地直播,还会向全国人民介绍这一次工程中所用到的新设备、新技术。

也就是说,与美国人的直播相比,这其实更像是一个实时播出的系列节目。

它具有很浓的科普属性,但更浓的 还是它毫不掩饰地表露在外的,对洛杉矶-旧金山铁路项目的战意。

很明显,它就是要跟美国一较高下。

而且,组织这个项目的人,似乎已经对这个项目的胜利充满了信心。

这种信心甚至坚定到,他根本就不在意美方可能从中获取到的工程灵感,乃至还要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一件一件地说出来,做给你看。

怕什么? 就算你们看到了,就能学得会吗?

—— 组织了这个节目的人,大体上应该是这么想的。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想。

从消息放出开始,对这次节目、包括这次项目的质疑声就不绝于耳。

其中最大的质疑,就是以国内目前的基建实力,能否像美国一样,在3个月的期限内完成30公里的高铁建设。

这样的讨论越来越密集之后,网络上渐渐地总结出了一张表。

这张表的名字就是,《华、美两国同类铁路项目各项条件对比》。

这个表格广为流传,在节目播出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热度。

而表格之所以能流传甚广,也跟它的内容严谨、详实脱不开关系。

根据表格的记录,两个项目被从地理、地质、水文、经济、投资、技术、设备各个领域进行了对比。

而在看完对比之后,大多数人的想法都是一致的。

那就是: 无论是硬性条件还是软性条件,华夏都比美国要差不少。

首先是地质环境,按照对比表显示,两条三十公里高铁线路中,美方线路仅仅涉及隧道施工不足300米,跨度五十米的桥梁一座。

而华夏方面,则涉及隧道总长约1.2公里,跨度百米桥梁两座。

在投资方面,美方计划在这条30公里长的示范性高速铁路上投资60亿,美元。

而华夏方面,则只计划投资90亿,人民币。

这已经不是多和少的问题了,美方的投资直接是华夏方面的6倍. 还有,在技术方面,华夏高铁技术刚刚起步,而美国虽然在这方面也不强,却已经提前拿到了西门子的技术支持。

他们经验丰富,人员素质也比我们要高的多,更不用谈已经完全成熟化的建设流程了。

另外,哪怕谈到现在华夏唯一占优势的工程设备,其实优势也并不是太明显。

毕竟,京石段高铁线路的设计标准中并不需要像强国号这样的超大型盾构机,而中小型盾构机领域,美国人可一点都不弱于我们。

这么一对比下来,至少从表面上来看,我们的确是胜算无几。

到底靠什么赢呢? 网络上,网友的讨论分成了两派。

“所以咱们这次又要搞人海工程吗?但我怎么觉得这种项目就算堆人海也不一定能赢得了啊?”

“别觉得了,是肯定赢不了。超大型项目靠的都是系统工程,不是说人越多就越好的。”

“相反,人力在边际效用递减的基础理论上表征尤为明显,投入过多人力,我们非但不能提高效率,甚至有可能越发混乱.”

“所以确实就没意义吗?”

“也不是说没意义吧,如果不刻意去比的话,这次项目的意义还是很大的。”

“你们看预告宣传,这次项目的宣传立足点其实是所谓的‘新技术科普’,它本来就是为了向民众介绍我们高铁技术、工程技术的最新发展而存在的。”

“只不过,有可能正好碰上了美国的项目罢了——有点倒霉,这样一来,提振信心的作用就被完全抹除了。”

“呵呵,还提振信心呢?本来就没有多少信心了。”

“是啊,这次估计又是自己把脸送上去让别人打了”

一系列的评论让关注着这个节目的陈念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忍不住去找到了节目的设计者李想,问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而对于他的问题,李想则表现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还怎么想的,当然是要压他们一头啊。”

“.我知道你是想压他们一头,但问题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想要比他们做得快、做得好确实不容易啊。”

陈念无奈地说道。

事实上,他当然希望把这次的项目做成一个标志性项目。

但问题是,有一些客观规律,是没那么容易改变的. 听到陈念的话,李想的脸上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轻轻摇了摇头,回答道: “有些事情,不是只看硬件条件的。”

“相比之下,我们在硬件上确实比美国人要差了一些。”

“但问题是,他们就真的能用好那些条件吗?”

“他们脱离这样的大型项目的时间已经太长了,而我们正在渐渐变得.熟能生巧。”

“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放心吧,你专心搞你的技术。”

“至于这一块.拭目以待吧!”

(今天凌晨之后还有一章,但可以明天再看,今天开车回老家耽误了,明天扫墓。)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