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7.第 77 章 方家赴宴(1 / 2)

加入书签

金陵城冬日湿冷, 秦家上下都不习惯,除了平哥儿安哥儿两个日日疯玩不知冷热,旁人都缩着不愿出门。

杨氏如今理不到这些细处, 秦贞娘和秦芬一合计, 便向杨氏提议早些给各屋烧炭。

从前烧炭迟, 倒不是家中清贫, 实是秦览官位不高,不好奢侈。如今秦家也算是跨过五品的坎, 又住在京城繁华地,再不必怀揣金元宝强过苦日子了。

美中不足的是, 入冬后皇帝龙体欠安, 官宦人家未免要收起尾巴做人,一应铺张奢靡之事就不方便了,秦芬和秦珮连个及笄也不曾大办,只摆几桌家宴,又钟夫人来替两个女孩插了簪便罢。

杨侧妃那里已赏过花钗, 此次竟又赏了簪子出来,场面上有些不足的,也都可略过了。

这日杨氏听了两个女孩说供炭的主意,毫不迟疑地准了。她看下头女孩子们裹得严严实实,就连一向爱娇的秦珮也不例外,便笑着打趣:“往年六丫头总是最后一个穿大毛衣裳的, 开春也是早早穿上夹的。如今当真是大姑娘了,知道保养身子了。”

秦珮微微一笑, 竟红着脸低下头去,不曾说话。

锦儿见杨氏的目光扫了过来,连忙替姑娘开口:“回禀太太, 我们六姑娘是长大了呢,身上……”

秦珮“哎”一声不许锦儿说,屋里众人却已回过神来,都来打趣秦珮,她愈发红了脸,直把头埋到了胸口。

杨氏见秦珮难得地羞成这样,开口替她解围:“好了,你们莫要笑她了。”又关怀两句,并命每日煮一碗红糖窝鸡蛋给她送去,说罢又点一点秦珮:“这几日好好养一养,过几天要去方家的。”

这次大伙都不打趣她了,均是笑嘻嘻地瞧着她,秦珮虽仍是害羞,却把脸昂了起来,只是脸上飞霞,好似个熟透的苹果一般。

既杨氏特意点出,这几日秦贞娘和秦芬也不拿家事去烦秦珮,只叫她好好养身。

到了出门这一日,姐妹几个均打扮整齐,旁人都穿湖绿、宝蓝之类的冷色,只秦珮穿了件橘色绣金丝菊的大袄子,略显出些不同来。

四人齐齐站在上房,杨氏见了,笑着点一点几个女孩:“几个丫头如今也知道弄这巧了。”

秦淑抿嘴笑一笑:“若是大红大紫,未免在方家面前显得怯阵,若是打扮一样,又显得咱们好像无心,我们回去商议了,都觉得这样好。太太瞧瞧,若是不好,我们回去换了衣裳就是。”

如今秦淑说话,也知道把自己的位子摆低些了,再不似从前那般爱争锋头,若是从前,她准保要挑唆着叫秦珮回去换衣裳。

秦芬看一眼秦淑,见她面上笑眯眯的,似是一点芥蒂也无,不由得暗道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

从前那柯秀才瞧着顶好的,如今也只算寻常了,谁都不曾想到秦览竟能交上高运,一气儿升到从四品,眼下莫说秦贞娘的亲事,就连秦珮,也说上了官宦子弟了。

秦淑再不想认命,也没法子,倒不如与姐妹们处得好些,日后出门了也有个依靠。

杨氏果然很给秦淑面子,点点头赞一句:“这么着就很好,不必回去换了。”

今日有正事,便不曾带平哥儿和安哥儿两个,他兄弟俩自幼是家里的宝贝,便是去栖霞寺也不曾被丢下,忽地听见今日不能出门,撅着嘴闹起脾气来,都不肯出门送娘和姐姐们离家。

杨氏也不生气,因着赶时间也不及去哄,只匆匆嘱咐茶花好生照应,自己领着女儿们出去了。

到得方家,方夫人早领着女儿候在垂花门口,一见杨氏,亲亲热热地接了上来:“秦夫人!今日驾临,真是蓬荜生辉!”

这话说得谦和,后头四个女孩对视一眼,低下头去。

前次英王请客,请的都是些二三品大员,受邀的四五品官员寥寥无几,秦览这从四品的左侍郎赫然在列,可说是难得的脸面。

论官位高低和为官本事,方大人都不曾受邀,这时见了杨氏,方夫人如何敢傲气。

杨氏是来结亲家的,也无意与方夫人摆架子,谦逊地应酬几句,两人互相让着往里去了。

一路上瞧着,宅子收拾得倒还算齐整,也是与秦家一样的四进深院,秦芬留心看着园子景致是用了心的,想来这宅子不是赁的,这样看来方家也算是薄有家底了。

然而方家三个儿子,娶了亲便是两代四家人口,后头生子生孙,住这宅子,也不算宽裕了。

方姑娘才七八岁,天真懵懂的,姐妹四个也不指望她做主家来招待自己,今日秦珮是主角,三个姐姐便齐齐推了她在前面打头阵。

秦珮知道姐姐们是为自己好,于是想了想,开口问方姑娘一些京中风土人情,方姑娘有一句是一句,答得倒还算顺畅,方夫人留神听着后边,心下松一口气。

这秦家的女孩们倒都是和睦的,秦六姑娘性子虽活泼,却还宽厚,既如此,那五六两个,倒也无甚差别了。

此时才是上午,不到午膳时候,因着天冷,也不好往园子里赏花,方夫人只引了杨氏和女孩们往一处花厅闲坐,口里谦逊:“怠慢了秦夫人,还请随意用些茶点。”

到了花厅里头,却见屏风隔了东西两间,众人都知道这里意思,也不去点破,只跟着方夫人坐在东边一半,朝着窗户边吃点心边品茶。

忽而边上西边小门一响,依稀有脚步声慢慢走近,到了屋里停住,恭恭敬敬地道:“孩儿给母亲请安。”

这一场正是今日的重头戏,姐妹三人齐齐看向秦珮,都冲着她微笑。

那方三公子又道:“今日先生有事,学堂放假,孩儿特地回来见过母亲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