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26 章(1 / 2)

加入书签

霍去病:?

看着刘彻脸上出现了一种顿悟的神色。

霍去病心里涌起一种不详的预感。

不是陛下。

您又知道什么了?

霍去病犹疑的开口问:“陛下,您在想什么呢?”

“没什么。”刘彻随口说道:“朕只是突然明白了一些事情。”

听刘彻这么说,霍去病也没放下心来?_[]?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他继续追问:“陛下,您明白什么事了?”

“看来当皇帝也不能太明事理。”刘彻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

霍去病:?

陛下,你在说什么呢?

许是霍去病脸上的震惊太过明显。

刘彻哈哈一笑:“去病,你那是什么表情?朕不过说笑罢了。”

霍去病:......

陛下,这一点也不好笑。

刘彻毫不在意的摆摆手:“放心吧,朕再怎么样也不至于昏聩到那个地步,除非朕失心疯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一开始李定国还在抗清的时候,郑成功也是他抗清战线有力的盟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可惜胳膊拧不过大腿,清朝统一是大势所趋,在短暂的胜利之后等待他们的是节节败退。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然后就像刚才说的,索性直接转移战场去台湾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这个时候台湾已经成为了荷兰的殖民地。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个等到后来我们学世界史的时候会说到,有很多西方国家热衷在世界各地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殖民地?

嬴政暗自琢磨着这个词。

前面有个唯物主义没弄明白,现在又来个殖民地。

殖民地又是什么东西?

【秦始皇】嬴政:帝师,殖民地是什么?

【帝师一号】言羽阳:殖民地,简单来说就是移民。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就好比假设现在秦朝跟汉朝是同处一块地界的王朝。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两个王朝的实力并不对等,其中汉朝的国力要比秦朝强一些。

嬴政:?

【秦始皇】嬴政:帝师,这个例子举得是否有失偏颇?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就是举个例子而已嘛,那秦朝的国力比汉朝略胜一筹,行吧?

刘邦:?

刘恒:?

刘彻:?

【汉武帝】刘彻:朕不同意!

【汉武帝】刘彻:帝师,你话都说完了,怎么还带改口的?

言羽阳:......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好好好,假设唐朝跟宋朝是同处一片地域的王朝,宋朝国力远不及唐朝,行了吧?

嬴政和刘彻倒是没在发表反对意见了。

赵匡胤就

有点不得劲了。

怎么呢?

他们宋是什么任人拿捏的软柿子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两个王朝本来相安无事,但是有一天唐朝掌权者觉得自己领土内的资源不足以供养自己的王朝,然后宋朝的资源却非常丰富,且兵力远远不及自己强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于是唐朝就决定去掠夺宋朝的资源。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他们只是想要宋朝的资源,一点也不想接管宋朝的子民。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前面说过,宋朝兵力羸弱,所以唐朝很轻易的就获胜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唐朝在获胜后,派驻了自己的将领和子民进入了宋朝。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从此,宋朝的各个方面都由唐朝支配。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军事、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都彻底丧失了自主权,而且宋朝的子民从这一刻开始就低唐朝子民一等。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甚至唐朝人虽然接管了宋朝,但他们并不会在意宋朝人的死活,他们在意的只有宋朝能为唐朝带来多少利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直到宋朝被榨干、彻底失去价值以后、唐朝会继续往外去寻找新的殖民地。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殖民地跟附属国或许有一些类似,但在古时候附属国只要安安分分年年上缴岁供,基本上大家也能做到相安无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一旦沦为殖民地,基本上就等于是永无宁日了。

那边还有个小日本没搞定,这边又来个荷兰?

这荷兰又是什么东西,还跑他们华夏殖上民来了?

【汉武帝】刘彻:这么歹毒?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了,一般殖民地都是军事亦或者是经济特别发达的国家才能做到的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有些国家自己内部都自顾不暇了,又何谈出去殖民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挑选殖民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物产资源。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像那种很偏僻的穷乡僻壤其实没什么殖民的必要,因为拿下来没有意义。还浪费民力。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前面也说了,虽然台湾被荷兰占领了,但是他们遇到了郑成功,郑成功又把台湾给拿回来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后,郑成功也对台湾的经济恢复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秦始皇】嬴政:明之后就是清,那清之后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清之后就进入民国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进入民国以后,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发展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即将进入我国

五千年历史以来最屈辱、却又是最有血性、最人才辈出的一段历史。

嬴政:?

刘彻:?

最屈辱?

还能有多屈辱?

宋和明末还不够屈辱的?

这么想着,他们也就问了出来。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嗯......清末的历史跟宋朝相比其实好不到哪里去。

嬴政:?

刘彻:?

好不到哪里去还最有血性吗?

这二者之间很矛盾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清末跟近代史是一体的,所以说这段历史虽然很屈辱、但也很闪耀。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只不过闪耀的是近代史,跟清末没关系罢了。非要分开的话,也能当成两段历史来看,一段卑躬屈膝,一段究极反抗。

【汉武帝】刘彻:那不如跳过前面一段直接说后面。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当然是不行的,考试的时候可不会跳着考。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清也没有你们想象的这么差,虽然后面比较差吧,但是前面还是挺好的。

【汉武帝】刘彻:帝师,你每次都是这么说的。

言羽阳:?

也没有吧?

他每次都是这么说的吗?

【唐太宗】李世民:还真是。

【唐太宗】李世民:宋啊、明啊、唐啊都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那也就三个啊。

刘彻:?

【汉武帝】刘彻:帝师,三个还不够吗?你总共才说了几个朝代啊?

言羽阳:......

行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话也不能这么说,清朝开局也是很强大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入关前有简单聊了一下就不说了,主要说说入关后吧。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从努尔哈赤开始算,清朝一共有十二个皇帝,但彻底平定反清势力的时候是在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手上。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说彻底也不太对,毕竟这时候还有郑成功,基本吧,基本比较准确。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毕竟人家是从关外来的,民族不一样,所以得实行一点政策。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虽然现在分了五十六个民族,但毕竟除了汉族大家都是少数民族,然后清朝作为入关的少数民族,就搞了一个叫满汉一家亲的政策。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毕竟汉人人数还是多,完全靠奴役是奴役不过来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这个满蒙一家亲具体就体现在前朝重用汉官,后宫多纳几个汉人的妃子这样。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这也是皇帝正常的笼络和统治前朝

的手段,当过皇帝的都明白。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是民族和民族之间的隔阂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消得下去的,即使上面的皇帝想要和平共处,但是毕竟大家刚融合在一起,而且两族也算是积怨已深吧,再加上清朝的阶级统治是比较顽固的我觉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就好比他们分的满蒙八旗,像是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的领主就是皇帝,这就是上三旗,剩下的什么镶白旗正红旗那些就是下五旗,旗主隶属于其他的亲王。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这也就导致了上三旗比之下五旗的出身会要高贵一些,直到努尔哈赤对中原露出獠牙后,食物链又出现了变化,汉人一下又成为了食物链的最底端。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不过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八旗再次变动,除了满蒙八旗、还多编了一支汉军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汉人不再只能是满蒙八旗的奴仆,这一改动也近一步减少了两族之间的矛盾,至此,满蒙八旗彻底成型。

【秦始皇】嬴政:也就是说,清朝手里有二十四支军队?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也可以这么说,但一般不是单独按照一旗一旗来算,而是按照满蒙汉来算。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而且清朝的八旗制度有一个好处就是,全民皆兵,听起来跟商鞅变法以后的秦国有点像,但相较商鞅,八旗制度会更加完善。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秦国某种程度上来说,军功爵制度也是逐渐引领他们走向衰亡的一种诱因。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但八旗是有退路的,战时皆兵,不战皆民。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八旗制度也不是一劳永逸,清朝成也八旗、败也八旗。这个后面会提到。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我们来说回清朝的第三个皇帝,福临。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其实福临继位过程也比较坎坷,他是皇太极的第九个儿L子,但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并没有为清朝选好太子,而此时的福临只有六岁。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当然,这个时候明朝还没有灭亡,但是大家都知道灭亡与否其实并不重要。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皇太极的死因非常突然。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根据记载是跟他一个非常宠爱的妃子、宸妃有关。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如果不是宸妃和皇太极的孩子夭折,或许太子之位早已定下人选。

【汉武帝】刘彻:什么意思?这个宸妃死了以后皇太极也跟着殉情了?

【帝师一号】言羽阳:[语音]非要这么说的话,其实也算得上是吧,收到宸妃的死讯后,皇太极的身体就迅速的衰败了下去,没过多久就与世长辞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