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69章 难兄难弟(第一更,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剧本交流虽然是非常尽兴的,但总归是要结束的,毕竟,人家是要去参加电影展的。

虽然对于电影展本身没有什么兴趣,但是对于电影展上的各国明星……李毅安也就是有远观之心的,当然了,要是碰到合适的,亵玩一二,也不是不可以。

毕竟,增产报国,以身作责。

在以身作责这一点上,李毅安从来都是冲锋在前的。

不过,谈剧本只是爱好,正经事还是要干的。

虽然南洋的各种事务都是总长负责制,但是总有一些问题需要交到李毅安的案前,由其亲自拍板,其中涉及到的大都是外交事务。

比如说即将开始的美国大选,对于南洋来说,就是重中之重。

“目前根据外界分析,现任副总统尼克松胜出的概率最大,四年前,他就任副总统后,不仅摆脱了旧时形象,而且在出访拉美,尤其苏联的过程中,与赫鲁晓夫的“厨房辩论”建立起一个勇敢有担当的政治家形象,深受美国各界欢迎,因而其顺利获得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提名。”

在李国仁汇报着美国大选情况时,翻看着手中的资料,李毅安的嘴角轻扬,都是老朋友啊。

确实都是老朋友!

拿尼克松来说,他和麦卡锡一样,都是反苏先锋,他曾坚持调查前国务院高官阿尔杰希斯,最后确定其苏联的间谍,最后导致希斯入狱数年——在那几年,他和麦卡锡把不少罗斯福的人,都送进了监狱。

也正是在那时候,因为麦卡锡的关系,他成为了李毅安的老朋友。

甚至,也正是在尼克松的引导下,麦卡锡才没有愚蠢的把矛头对准军方,在军方影响力最大的时期,招惹上那群家伙——想来也是,麦卡锡在另一个世界,脑袋让驴踢了居然去招惹军方,二战中超过2000万人在军中服役的经历,使得现在的军方影响力远超过任何团体。

不过,在李毅安的指点下和尼克松的引导下,这一次麦卡锡的脑袋没有被驴踢,更没有因为政治前途丧尽,沉迷酒精中,最后患上急性肝炎去世,眼下他仍然在国会山为美利坚卖力的工作着,当然,对待老朋友,依然如故的敢打敢拼。

但无论如何麦卡锡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至于尼克松,成为李毅安的老朋友,原因非常简单——五二年艾森豪威尔大选期间,媒体爆出作为其竞选拍档的尼克松的竞选基金丑闻,艾森豪威尔就动过换人的念头。他的高级顾问让杜威给尼克松打电话,让他提出辞呈。此时尼克松正在电视台,准备上节目澄清竞选基金的事情,当即气得浑身发抖。

而这个时候,是李毅安出面帮助他化解了危机——在适当的公关下,电视台和广播电台,都没有进一步播报其丑闻。这才使得他能够顺利度过难关。

在艾森豪威尔身边的八年,尼克松不得不费尽心思,或攻击对手,或谨守职责,去讨好艾森豪威尔。而艾森豪威尔为他提供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副总统角色,让他在内政外交上都能发挥关键作用。在尼克松之前,副总统不过是个毫无用途的摆设,也正因如此美国媒体才称尼克松是“第一位现代副总统”。

而在过去的八年中,尼克松一直对李毅安充满了感激,在很多对南洋的援助案上,他都发挥了一些影响力。

妥妥的老朋友啊!

“所以,我们认为,尼克松很有可能成为下一届美国总统,我的建议是,我们应该派出人员表示我们的支持。”

李国仁的分析没毛病,尼克松现在的风头正劲,去年那场著名的“厨房辩论”,让他赢得很多美国民众的好感。

无论是从哪一点来说,他似乎都是稳操胜券的。

“那么肯尼迪呢?”

李毅安反问道。

“肯尼迪他是在今年1月2日正式宣布竞选总统,并随后在初选中取得关键胜利,作为民住当的候选人,从目前掌握的情报来,肯尼迪与尼克松有许多相似的经历。

他们都有体弱多病的少年时代,都曾经在二战中参加过海军,都在回四七年进入国会。但在家庭出身方面,两人却是天渊之别。肯尼迪出身于马萨诸塞州望族,自小锦衣玉食,根本不用为生活而忙碌奔波。他在读大学期间两次到欧洲游历,与许多名流过从甚密。

如果说尼克松是从小镇里走出的创业青年,肯尼迪就是大城市里优游的富二代。尽管出身不同,两人却一直相互敬重。肯尼迪家族曾为尼克松竞选参议员提供资助,肯尼迪也表示乐于看到尼克松获胜。

值得一提的是,肯尼迪的参议员办公室曾一度设在尼克松的副总统办公室对面。尼克松与肯尼迪私交良好……”

是不是很美国!

是不是很灯塔!

所谓的小镇创业青年,最终还是要靠大家族的支持。

那些“美国贵族”才是美国真正的幕后主人,至于小镇创业青年,往往不过就是白手套而已!

想到佩姬为儿子安排的那桩婚事,李毅安感慨之余,更加确定了“现代哈布斯堡家族”的想法。

或许,占领全世界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儿子足够多,通过财团之间的联姻,于幕后操纵世界也不是不可能的。

翻看着外交部的资料,相比于对尼克松的看重,对肯尼迪的关注非常少。和尼克松一样,肯尼迪也是老朋友,不过这个老朋友呢……关系就是比普通朋友亲近,毕竟,人家是富二代,需要帮忙的地方不多,至于政治上,有肯尼迪家族在,也不需要其它人的帮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