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宋朝的盘车钓(1 / 2)
“炊饼。”
“脆梨。”
摆摊卖了大半,两小只一左一右,沿街有一搭没一搭的叫卖。
郓哥欲言又止,显然惊讶武大敢打李狗剩,但最终也没说出来,觉得既然没事那也挺好。
在他看来,这样跟武大搭档卖一辈子脆梨,其实也不错。
武鸣收获了六百战神值,也就是炊饼卖了六百文钱。
潘金莲每日蒸十扇笼的炊饼,每笼十二个,装满两担子。
又大又白又新鲜的,武鸣卖了八文钱一个,稍小的也要五文钱,当然,也有特意买隔夜的,三文。
总之收获满满。
郓哥卖了三十二文钱,给他爹抓了药。
“给。”
武鸣抓出两个隔夜的炊饼:“拿回去吃,隔夜的,再放就卖不掉了。”
这年头的白面没那么白,回锅两次就会变成黄色,像面筋一样。
郓哥知道这是武大的借口,事实上就是接济他。
但也没说什么感谢话。
大概在这少年看来,这就是朋友吧。
“对了,我回去送药送炊饼,顺便把鱼竿都拿来,今天我们总得钓上来一条吧?”
郓哥说着就咽了咽口水,鲜鱼的味道,实在是太馋人。
“行,你小心点,我去挖地龙。”
武鸣走到树荫里,放下担子,用一根树枝掘开草根,果然有地龙。
所谓地龙,其实也就是蚯蚓。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得了皮肤病,又有哮喘,太医无法,最终民间药铺掌柜献上地龙饮,其实就是蚯蚓泡蜂蜜,又外涂病处,几日果然痊愈。
因为掌柜担心蚯蚓名字太土,配不上太祖之身,便临时起名叫地龙。
挖了十几条蚯蚓,摘了宽大草叶包裹,郓哥也回来了,拿了两把鱼竿,显然他也要动手作钓。
令武鸣感到惊讶的是,除了昨天那把小鱼竿,另一把小鱼竿的手把节位置,居然带轮子。
当然是竹子做的轮。
“我爹喜欢盘车钓,我不会,大郎你会不?”
郓哥还拿了个竹篓。
“盘车钓啊?”
武鸣接过一米五左右的鱼竿,摸了摸轮子,顿时产生了亲切感。
没错,宋朝开始,鱼竿就开始有轮子了。
具体在当时的古画《寒江独钓图》上就能看到。
《寒江独钓图》是宋朝马远创作绢本设色画,现藏于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
与柳宗元的《独钓寒江雪》有异曲同工之妙。
并且相得益彰。
这种钓法从宋朝开始,通过阿拉伯世界流通到欧洲。
在近代又从国外流通回来,是海竿,路亚,矶钓,谷麦竿等等的鼻祖。
“走。”
武鸣拿着盘车钓竿,担起担子,脚步轻快地走向了河流。
这一带的河水流速不慢,他们平时玩的地方就是个回水湾。
这时期的饵料主要是秫米,谷麦,蚯蚓和蚂蚱。
但真正的盘车钓的饵料,却是绿水藻。
没错,就是绿毛龟身上的那种绿水藻。
绿水藻钓浮,向来对草鱼和鳊鱼这类鱼诱惑奇大。
路上,郓哥眼睛贼溜溜的来回扫视,也抓了几只蚂蚱。
“多抓点,别怕多。”
武鸣接过了对方的竹篓,让他专心去抓。
“大郎,抓太多也没用啊?”
郓哥倒是不怕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