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5章 脏水东引,起程幽都府!(1 / 2)

加入书签

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凡有战争发生,必然是少不了一阵血雨腥风,万将骨枯,死伤者难以估量。

而这些战死的兵卒军士,大多都是男性,百姓中的青壮年,战时为兵卒,休时为主要的生产劳动力。

因为燕云天造反而引发的国战,虽说只是维系了几年,但战况之惨烈,死伤之重,丝毫不亚于当年大奉太祖皇帝的建国之战。

加上燕云天本性暴戾、多疑,城府极深,对于忠于前朝的大臣将士,即便是已经弃械投降,也不谈格外开恩,皆杀不留。

尤其是对前朝的文人墨客,则更为凶残暴虐。

国战刚刚休止那会儿,天下文士的口中、笔下但凡有一丝暗指燕云天的皇位乃篡位所得,或者嘲讽朝廷为奸逆者,皆夷九族,不论老少。

单说那次坑儒事件,燕云天仅仅在京城就坑杀活埋了三万余人,算上各地州郡的其他肃清行动,史册记载枉死之学士儒生就有九万余人。

且还只是保守估计,实际人数可能更多。

粗略算起来,国战几年总死伤人数逾百万之众,死的都是男性精英阶层,朝廷和百姓中的顶梁柱,导致了朝内经济落后,百废待兴,阴盛阳衰,男少女多的两极分化。

这也是为何蝗灾来临时,唐小志仅仅是提前几天招募劳工,官府就无人可用的最直接原因。

国内的男性劳动力变少,加上行业待兴,大多数人食不果腹,更谈不上娶妻生子。

已经娶妻生子的,连自己都养不活,就更加不敢有多子多福的想法。

在落后的封建朝代,没有高科技的加持,人口本来就是第一生产力。

主要劳动力的缺失,便是致使民生经济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

燕云天坐稳皇位后,倒是变得“温和”了不少,戾气也消退很多。

数次想法设法解决这一困境,但人口问题是个百年计划,岂是说解决就能解决的?

因而,朝廷主管经济、财政、人口大权的户部尚书,便建言为广大适龄群体发放“媳妇儿”,鼓励多生多养,并拨专款扶持多育家庭,免除一切赋税。

生男丁,更有额外奖励。

以逐步缓解如今阴盛阳衰的局面,逐渐将生产力和臣民素质平衡发展。

不得不说的是,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赵卿看过之后,无奈苦笑。

朝廷准备要发媳妇了,但皇帝不问谋士,不问内阁,却唯独寻求一个乡野村夫的意见。

这是为哪般?

而那小子的意见又是如何?

这位赵大统领不由有些好奇起来。

不久后。

赵卿跟燕羽墨知会了一声,便带着三千羽林卫浩浩荡荡地出发,前往灵州府。

排场倒是很大,但一路上兜兜转转,却半天没有离开幽都府地界。

而在清水河村。

应飘飘离开后的第五天。

雾雨阁,湖心亭中。

马户泡了一壶上等的小雀舌,正慢条斯理地倒茶。

另外两名副里正已经赈灾归来,正在跟唐小志汇报着这些天的工作情况。

唐小志则背对着几人,手上拿着鱼饲料,正向湖面抛洒喂鱼。

“大里正,蝗虫群来势汹汹,来得猛,去得也快。但主要是,有赖于您的五条赈灾之策产生了奇效,令我们事半功倍。原本计划三个月的赈灾期,如今我们有望提前胜利。”

“除了坪洲镇如今还有小股蝗虫群在活跃之外,其他灾区大多已经平稳,百姓们正在组织恢复生产。”

“而我们商社在此次灾情中获益良多,不仅争得了仁商之名,且吸收了上千基层员工,日后可为商社发展壮大,积蓄力量。”

“官府此次下拨赈灾粮三十万石,银两五十万两。除去我们一力赈灾的成本,不算官府的自行支出,我们还有赚。属下已经向周大人上报了赈灾支出总额,算起来,官府还得额外付给我们十余万两白银。”

“嘿嘿,这回咱们非但是用了官府的钱,来办自己的事。收获声名的同时,还做了假账,狠狠宰了朝廷一把...”

“...”

两大副里正相继汇报着,脸上喜形于色。

唐小志将手中的饵料投完后,回身道:“很好!你们两个做得不错,该赏!说吧,想要什么奖赏?”

一名副里正闻言一喜,道:“大里正,属下仰慕村中的头牌技师已久,早就想劝她从良。不如...赏给我吧?”

另一人则道:“我想要两名蹴鞠宝贝做小妾,制服的诱惑...我喜欢...”

唐小志哈哈一笑,摆手道:“好,准了。”

令二人欢腾雀跃。

一旁泡茶的马户则道:“大里正,这次蝗灾过后,物价必然飞涨。这也是我们大赚一笔的良机啊,虽说赈灾及时得力,但朝廷粮产或多或少都有损失,今年过冬定会缺粮少衣。我们此前囤积的物资,如果此时推出市场,哄抬价格,肯定能有数倍的高回报。”

唐小志瞥了他一眼,手中折扇敲了马户一记,道:“蠢驴!你说什么呢?哄抬价格,低收高卖,赚黑心钱,那是奸商做的事。我们现在是仁商,不做那事儿。”

“啊?”

马户摸了摸脑袋,显然有些意外唐小志会这么说。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唐小志骨子里就是个奸商。

下一刻,便听到唐小志将那两名自顾欢喜的副里正叫住,道:“你们两个听着,下一步,我们有大动作,得捞大钱。但现在商社有了“仁商”之名,不便直接售卖高价的粮食。不然,会被百姓认为我们表里不一,大发灾难财。”

“村里囤积的粮食和物资,即刻运往各地灾区存放。等到入冬后,物资紧张时,方可开仓售卖。但要分两种方式售卖,第一,我们自己的门市平价售卖物资,限量发售,卖完即止。第二,以高价批发给各地商贾,让他们自行定价,但不可暴露物资的来源。”

马户听此,却疑惑了起来:“大里正,这是有什么内在考虑吗?平价限量出售物资,可以理解。您是想继续为商社积攒口碑,做长远打算。但既然是要高价批发售卖,我们为何不自己干,而要转手其他商贾?这有了中间商,岂非摊薄我们的利润?”

唐小志狐笑道:“我不是说了吗?商社现在有仁商之名,这种灾难财不能直接染指。我们摊薄一部分利润,让别的商家去做,便会与我们形成鲜明对比。奸商卖高价,仁商苦百姓之所苦,平价售卖。等过了这个关头,物价平稳下来,百姓会怎么说?以后会支持哪个?”

马户一听,目光一亮道:“我明白了。大里正不是要舍弃这块蛋糕,而是割小肉,养大肥猪,做长远打算。我们摊薄利润,给那些奸商做幕后老板,让他们去挣大头,实际上也是相当于给他们套上恶名。他们大发灾难财,日后必遭百姓唾弃,生意做不久远。而我们明面上做不挣钱的买卖,暗地里也参与了低买高卖,挣钱和挣名声两不误。相当于脏水泼给别人,我们置身事外...渔翁得利。”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

唐小志并非良心发现,爱民如子,只是谋求一个长远的声名,暂时将大钱留给别人去挣,给别人下套,自己幕后既得声名,又大赚一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