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把它送到该去的地方(1 / 2)
林嘉琦回来的路上还在想两个孩子在家听不听话,周宁瑾有没有哭。
结果进了胡同,有人跟她说:"嘉琦,你快回家看看,你们家被人抢了,孩子吓得哇哇哭。"
林嘉琦突然感觉一阵天旋地转、眼前发黑,自行车脚蹬子都被她踩出火花了。
回到家一看,家里好好的,周王氏和周兴然也都在家,两个孩子也都好好的。
“阿然,你不知道,刚才住胡同口的那个…”话还没说完,就被周宁璋扑过来一把抱住,哭着叫妈妈。
“乖,怎么了,宁璋一直是个乖宝宝,今天怎么哭鼻子了啊,是不是爸爸偷偷打你了?”
周兴然先招呼林嘉琦进卧室,把周宁瑾先塞给她让她给喂奶,然后抱起周宁璋,给她说了下今天上午的事情。
“什么?!”
林嘉琦气的一拍床面,把怀里正专心干饭的周宁瑾吓了一跳:“宁瑾乖~”
周宁璋也在一旁告状:“妈妈,他们把我们的家弄的好乱。”
周兴然抓住周宁璋,把他的脸埋进自己的怀里:“嘉琦,我记得你前两天不是说冬季还要招一批知青下乡吗?”
“你是说…”林嘉琦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可是,看他们这个样子也不像是主动报名的样子。”
一开始还有热血青年争抢着要下乡建设祖国,可是随着前几批下乡的知青的信寄回来,个个累的哭爹喊娘。
而且现在学生也有学农课,有些学校学农课时间长,要求近郊的农场/村子待整整一个月,帮那里的人收割麦子,一个月下来,谁还想去下乡。
热血青年也不热血了,现在还想下乡的,要不是真的心中有大义;要不在平城活不下去了,想换个地方谋条生路;要不就是身份有问题,需要去乡下避祸。
知青下乡后过的好的没几个,熬出头大多数是本来就有本事傍身,这样的人在哪里过的都不差。
再说,就算孩子自己想下乡,稍微心疼孩子的家长也不愿意,尤其是女儿。
儿子下乡后回来的可能是一个皮包骨头的可怜人或是被埋在土里的断了腿的骨头架子。
而女儿回来的可能是一把灰,一群外孙、外孙女,或者根本回不来,也没有消息。
人们总是时不时听说哪家的姑娘下乡后,一段时间来了信,第二天爹娘就哭的眼睛都肿了起来,问是什么事,也不说话,只摇头,但是在同行的其他知青的信里总能透出一言半语。
什么八孩、九孩在这时候都是小事情,但凡村里的女人少一些,男知青也保不住清白。
“上半年沪上那边援疆知青,你还记得是怎么去的吗?”
林嘉琦点了点头。
“嘉琦,你能办到吗?”
林嘉琦犹豫了一下,依旧点了点头,都把她家闹成这样子了,不撕下来一块肉来她就不是属羊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