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抗日形势严峻(1 / 2)
为什么不到更近的华夏沿海?主要还是目前只有一艘潜艇,日军从华夏掠夺的海量资源有不少都会运回本土。但华夏港口众多,效率最高的办法就是到日本运输船必经之路上守株待兔。
回过头来再来看看这段时间国内抗日形势的发展,年初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九千多人奉命北移,不料在部队行进至茂林地区时遭到国军调集的7个师兵力围攻,新四军因为事发突然再加上兵力装备差距悬殊,差点被团灭。
重庆方面不顾抗日的严峻形势,悍然发动皖南事变,为抗日形势蒙上一层阴霾。狗日的还把罪名扣到新四军头上,竟然有脸说新四军叛变,还真是贼喊捉贼。
气的沈超把铁路沿线的部队全都调回了崖口,并通电全国谴责重庆方面的行为。但是人家掌握着媒体口舌,一时间真假消息满天飞,普通民众也搞不懂到底谁说的是真话,两军也迫于抗日形势急转直下,只能打打口水战。
而日军担心八路军继续壮大,从40年底就一直对华北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更猛烈的打击报复。“囚笼政策、三光政策,”更加变本加厉。许多根据地华夏平民被屠杀,大量村庄被摧毁。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炮楼据点林立、铁丝网遍地,壕沟更是千沟万壑,冀鲁豫大扫荡让民众苦不堪言,损失惨重,使本就资源贫瘠的根据地局势更为艰难,八路军举步维艰极为被动。
这一年增兵之后日军在华更加疯狂,南方战事吃紧。2月香港沦陷,抗日武装又一条军火运输线路被掐断。同时日海军全面封锁华夏沿海,目的就是彻底堵死华夏军队的军火来源。
4月,日本和苏联在各自利益的驱使下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让日军重兵囤积的东北防御压力骤减,有了更多可用兵力的日军将关东军一半的兵力调入华夏其它战场。要知道,关东军下辖15个师团,其中10个甲级师团和一个装甲师团,再加上一个装甲军、22个守备队、若干骑兵队和空军部队,总兵力超百万。这里还没就计算伪军人数,日军战力最强悍的部队非关东军莫属。
5月,南下的关东军200多个大队二十多万人被分别加强给了华北战场和南方战场。实力大增的华北方面军决定对久攻不下的国军中条山防线再次发起大举进攻,解决运城一带黄河北岸的华夏守军,为进攻陕西创造条件。
筱冢义男的第一军也被加强了33个大队的兵力三万多鬼子,而一直被独立三师掐断的同蒲铁路南线也恢复畅通。日军调集了10多万部队分别从三个方向将中条山一带开进,大战随即展开。
伴随日军曾兵的举动,国军确在前一段时间减少了中条山防线的守军兵力,此时仅有20多万人部署在这里。日军在强大炮火的伴随下一步一步将中条山外围打通,守军被三面包围只能背水一战。
除了兵力国军没有任何优势,武器装备的巨大差距也让人数上的优势变得不那么重要。双方战至月底,国军在付出伤亡近半高级将领多人阵亡的代价下退入黄河南岸,中条山防线被日军占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