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关心谁呢(1 / 2)
土豆跟起其他高产农作物,比起来好像只是个添头。
但是对于之后的人口生育高峰所带来的粮食压力,它在其中也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而且中国老百姓们,对待它的态度,不仅仅是单纯的为了填饱肚子,反倒是多了几分打心底里的喜爱。
李想无论身处哪一世,不喜欢土豆的,他还真是没见过。
再挑嘴的人,至多也就是不喜欢其中一个烹饪方式。
你若不喜欢片的,那还有丝的呢。
不喜欢炖的,那就换炸的呗。
总有一种形状和调味,对上你的味口。
这样深受百姓们欢迎的食物,国家自然也关注到了这点。
为了满足大家的口腹之欲,让土豆变成日常化的食物。
受不了的早早退场,让人道一声可惜。
而这个问题经过不屑努力的14年后,在68年这一年有了决定性的结果。
在这场洪流中,人的意志力分为了两极化。
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为难了各国学者百年的土豆退化问题,终于得到了实质性的解决。
“你慢一点,没人跟你抢。”大妹看不过眼,说道。
而BJ作为首都,有它该担的责任,也有它的便利之处。
研究者们不仅没有被现实击倒,还因地制宜,在农村和当地的贫下中农们一起,开始了多年的土豆防退化试验。
“小一年有了吧。”李想翻着眼睛想了一下。
留下来的大多有着铁一般的意志。
李家今晚饭桌上的青椒土豆丝,就是证明之一。
“我都忘了有多久,没见过土豆了。”大妹夹了一大筷子进碗里。
回到家的大妹和李小弟,在看到了这道菜后,同样的报以了惊喜态度。
从1954年开始,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的革命科学工作者,就开始研究这个种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李小弟这里则是狂点头,附和大家的话,嘴巴却也没停过,一直往嘴里扒饭。
今年安徽省界首县就地留种的土豆再一次的获得了大丰收。
“姐,你别管我,让我吃饱了再说。”李小弟忙里偷闲的回了一嘴。
彼时,这些研究工作者,已经下放到了农村多时。
耐放的食物,在除去本地的消耗量后,惠及各处是它的必然使命。
“还别说,上次吃真就是去年的事儿了。”李母跟着想了下,确定了儿子说的时间。
“怎么了这是,你这些天就跟饿死鬼投胎似的,家里也没亏着你呀。”李母一边嫌弃的唠叨,一边给他夹了一块肉。
俩人脸上的表情,跟以前一年只能吃到一次肉饺子,也不遑多让了。
这时,李小弟已经划完了一碗饭,趁着盛第二碗的空当。
他吐槽道:“你们是不知道我们现在每天尽被使唤着做力气活了,家里是没亏着我,可我们学校食堂那饭,根本吃不饱,还见天儿的白菜粉条,一点油花儿都见不着。”
“怎么尽使力气活了,不是说一天文的一天武的吗?”李想不解的问道。
与李想有关的学生,就两個,一个是秋芳华,一个是李小弟。
军训的事情,他也听了秋芳华说了一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