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九十四章 良心发现(1 / 2)

加入书签

大明在京师已经在整军了。

京营人马如今已不为张懋所控制,而真正成为兵部所掌控,就连日常训练都由兵部来调遣,这对文臣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他们会觉得这是张周在擅权,甚至还有人拿这件事做文章,但结果就是没人理会。

别说是皇帝不理,连朝中主流声音都没法支持他们,就在于人人都知道,现在把军政暂时交给张周,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这是文臣在领兵,从宋朝之后,文人领兵已经是朝廷的共识。

怕张周造反,也要看张周是否真的热衷于执掌兵权……从没见过哪个想造反的,连个下级军将都不见,兵部也瞧不见人影,更别说是让张周把持朝政并以此来威胁到皇室的安危。

拿子虚乌有的事去攻击张周,会显得自己很愚钝,就连刘健和李东阳这些作为张周政治上的死敌,也不会随便拿这件事来说事。

这天上听处开了内部会议。

张周自然是没参加的,在会议结束之后,作为曾经西北的领军人物王琼,由他代表上听处去跟内阁接洽,王琼跟李东阳坐下来也是谈了很久。

所提的就是有关唐寅出兵的事。

总结下来就一条……

上听处目前不支持派兵驰援,皇帝也没这层意思,张周为首的兵部也没有驰援的动向……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连内阁对立的上听处势力也认为唐寅此番应该为自己的出兵行为负责,其是否能带兵撤回来,是其自己的意志所决定,大明朝各级官府没有任何义务去救他。

……

……

也就在年前这几天,还有一件事在悄然发生中。

皇帝下旨去滨海城,将保国公朱晖的部份家眷迁徙回京,既是作为人质,也是要另行安顿,与此同时就是之前因为得罪而被罚去滨海城的谢迁,奉调回京。

但谢迁并不是回京来当差,他只是被从滨海城调到了西山。

也可能是皇帝觉得谢迁现在“进步”了,思想上没有以前那么顽固,再加上滨海城可能对谢迁来说难以应承,就让他去个相对低一级别的地方,也就是京郊的西山。

如此谢迁就可以在西山谋个小的官职,继续戴罪立功。

虽然本质上差别不大,但这代表着谢迁已经完成了赎罪的第一步,再经过西山的一番磨练,大概他就可以告老还乡。

这次谢迁回京不止他一人,还有他的家眷,包括他长子谢正那一行人,而因为其次子谢丕在考中进士之后就一直留在京,这次调谢迁回京,对谢丕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因为事是暗中进行,此消息连刘健和李东阳等过去谢迁的旧交都不知晓。

谢迁似乎也没打算把这件事公之于众,毕竟也不是说自己脱罪了,只是换了个戍边立功的地方,也没必要搞得那么隆重。

谢迁因为年老体迈,从滨海城回京走得并不快,他也无须跟什么大队伍而行,倒还是派了锦衣卫沿途护送,或者说叫押送,而谢正则早先一步回京来。

在这次回调京师的事情上,谢迁虽还只是挂了个不入流的官职,但谢正已正式升到大理寺少卿。

这才是最关键的一点。

谢迁用点燃自己的方式,照亮了他的家人,谢正回朝后将会继承他老父亲的志向,在朝中当官,甚至有机会更进一步……毕竟这个大理寺少卿是正职,并不是寄禄的。

谢正回京第一件事,就是想去张周府上拜会,去感谢张周的提携。

但可惜,不是什么人想见张周就能见到的,在谢正回京第二天,他这边才得到消息,让他晚上到私人的场合去会面,而地点就选在了张周平时到了夜晚就会钻进去的戏楼。

……

……

这天晚上,戏楼内很安静。

因为将要过年,张周也给戏楼的人放了假,让他们休息几天,以备开年连场的大戏,毕竟那时候才是京师百姓最需要精神娱乐的时候。

戏楼内也在进行一番修缮,不过在张周的包间内,一切都没什么影响。

暖气装了进来,这也是最近新添加的,除此之外内外都进一步完善了保温层的添加,因为年底时朱祐樘也打算来这里看戏,张周也必须要在年前把这里整顿一新。

“张部堂。”谢正进到戏楼包间内,见到张周,恭敬行礼。

张周起身引谢正落座。

虽然张周跟那群老顽固之间是敌对关系,甚至朝中有点水火不容的意思,但他对谢正并没什么偏见。

反而是这些中下层的官员,对他张周还是比较恭谨的,因为这群人不会把张周当成死敌。

一旦当官的要以政绩或是功劳衡量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担得其位,那张周就会显得伟光正,毕竟中下层的人,包括市井百姓看来,张周除了资历不行,剩下的就全是优点,不存在什么德不配位的情况。

二人落座之后,张周也很关切,先问了问谢迁的身体情况。

谢正有些无奈道:“家父的身体在年初大病一场后,一直都未能痊愈,实在是……唉!”

显然在谢正看来,他老父亲现在就是在强撑着身体,在为国为家奋斗,毕竟去年那一场牢狱之灾,再到被流放,对谢迁的心理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连带身体也跟着垮了。

张周道:“陛下的意思,是在来年开春之后,就会让令尊回乡颐养天年。”

“多谢张部堂相助。”谢正赶紧站起身来相谢道,“幸好有您在,家父才能撑过来。”

张周笑道:“你们难道不怪我吗?令尊的事,很多人觉得,我才是罪魁祸首。”

谢正苦笑道:“朝廷的事,哪那么容易说得清楚?就算是有纷争,也绝对不是张部堂您的过错。连家父都时常说,朝中因为有了您张部堂,如今边政再也不是问题,甚至百姓也能过几天安稳日子。”

张周哑然失笑。

心想,你谢迁还有良心发现的一天?

还以为你们这群顽固不化的老东西,会把对我的成见带进棺材呢。

谢正道:“家父到京之后,在下以后要奉养也更容易一些,未必需要还乡。”

张周点头道:“其实留在京师也挺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