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大锅饭的弊端(1 / 2)
秦天纵的话如同一声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
炎黄成立以来,不管是军民的食物,还是衣物配给,亦或者房屋的分配上,都是炎黄镇一手包办,只要每日接受村里的调遣,这样些东西都不用他们操心,唯一需要考虑的是,修行的功法和资源到底应该选择什么,衣食住行根本不在范围之内。
但这样的局面就造就了一些非常不利于发展的局面。
有的人为人勤奋,干得多,虽说有气运珠和武道点的奖励,但是生活方面依旧没什么大的进展,而有的人干活偷懒,对于修行一事也不上心,天天得过且过。
但就是这样的人,依旧与那些艰苦付出的人获得同样的生存生活条件,日子短、人少时,还没得说,但人一多,时间一长,这些事就成了严重的弊病。
秦天纵是现代人,他了解华夏那段吃大锅饭的日子,这样的事如今就应该扼杀在摇篮之中。
“你们有什么意见就说说吧,畅所欲言,不分军政。”秦天纵看向了众人。
沉寂了一阵子后,神工院院长董辉率先站了出来。
“镇长,此举我是赞成的,大锅饭确实不适合一个势力的发展,而且长此以往会打消民众的积极性,确实应该废除。
但相关准备工作是否充足了?比如,事先通知民众,让他们有个心理准备,免得突然间的宣布对他们造成严重的影响。
而且各个部门是否存在着充足的准备呢?此举一出,必然会造成大量的资源输出,光是每天所需的粮食就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数千人,每天的粮食都在万斤以上,更别说还有大量的肉类或者布匹。
更为重要的一点,打破大锅饭需要为民众定立一个量化标准,干多少活,获得多少东西,若是以气运珠为其结算条件的话,是否能满足供应呢?
......”
董辉说了许多,他作为一个现代人,还是一个高知份子,自然懂得这一举动对炎黄镇的影响。
当年砸破大锅饭都是需要数年的时间完成,虽说那时是数亿人,炎黄镇这几千人肯定是比不上的,但情况却是类似,炎黄镇若是准备不充分,照样没法完成。
董辉的话让在场的古代人恍然大悟,他们并不理解秦天纵的举动,在他们看来,一切东西归秦天纵所有是必然的,毕竟他是唯一的统治者。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对于古代人而言是根深蒂固的。
如今经过董辉如此一说,心头顿时清明了不少,但却是没有人站出来说这话,毕竟这好似是在稀释秦天纵的权利,没人敢触霉头。
秦天纵听着董辉的话,连连点头,不愧是院士级别的人物,虽说是建筑方面的,但对于经济一事还是比在场所有人都明白许多。
经他这么提醒,秦天纵心里也是明白了不少,他这事确实有些唐突了,若是他一意孤行,必然造成混乱的局面。
“说得很有道理!”秦天纵赞赏的点了点头,随即看向了其他人,“你们呢?有什么意见?”
见秦天纵望向了他们,殿下众人心里微微一震,但依旧没有人发言。
秦天纵看向了站在首位的诸葛亮:“孔明,你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
作为内政肱骨,诸葛亮便是被秦天纵第一个点到。
“主公,此事利大于弊,结束炎黄镇现在的局面是必然的,但炎黄镇如今的物资准备确实差了不少,不说其他,布匹一事就是如此,若是人人换取,恐怕炎黄镇会出现短缺的局面。”诸葛亮想了想说道。
“镇长,诸葛阁主、董院长所言在理,炎黄镇的物资虽说较为充裕,但就怕民众囤积,此举一出,必然会造成混乱的局面,该事还是得缓慢行事,且不可操之过急。”包拯建议道。
“附议!”
“附议!”
......
见有人带头,其他人纷纷表示赞同。
秦天纵思虑了一阵,如今一下子打破大锅饭的局面确实有些不合适。
“这样吧,炎黄镇如今还是保持着原有的局面,在保证民众不饿肚子的情况下,可以相应的减少食物中的肉类配比,若是有人需要顿顿吃肉,可以自己花气运珠来购买,气运珠需要为炎黄镇做事换取。
房屋的分配上也是这样,除了炎黄军和神工院所属人员外,其他所有人还是都分配至集体屋中,若是想要更好的位置或者独栋房屋的,依然需要花费气运珠。
不过在以后炎黄镇共有事务的安排上,可以稍微加大气运珠的提供力度。”秦天纵想了想说。
说完,随即看向了刘成彦。
“刘处长,炎黄镇如今气运珠的消耗量是多少?”
“禀镇长,炎黄镇如无特殊情况,每天共消耗在1200枚左右,除了各大部门的生产消耗,人员开支占900枚,其中调拨到各部门用于奖励民工的气运珠占到了500枚,若是同时开展的工程量增加,这个数目还要提一截。”刘成彦回应道。
“从今天开始,民工奖励提高到1000枚,其他部门不变。”
“是!”
秦天纵合计了一下,1700枚的气运珠支出,算是在他承受的范围之内,现在一天2300多枚,结余下来的,他还要白玉麒麟的债,以及守陵人的供应。
此举一出,众人皆是吸了一口气,这一下子就提高的一倍,若是不算福利的话,收入都够比上各分支部门负责人了。
但这样一来,那这些民众的气运珠获取就显得更加方便了,也有闲钱购买其他生活所需了,秦天纵的计划也能慢慢开展。
毕竟这一缩一提下来,炎黄镇民众的购买意愿就会大大提升,日后产生的变化也将是巨大的。
“各位还有要事吗?没事就先下去安排吧!”秦天纵询问道。
“报镇长,子云和干将已在外等候多时,不知可否前来觐见?”欧冶子说道。
“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