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四十八章 俺也落得爽利(1 / 2)

加入书签

太阳的余晖照洒在山峦上,将山野照得金光闪闪。远处的汉水随地势拐了个弯,呈九十度角,从向东转为向南。

其北岸就是鹿门山。

昔日热闹的山脚已经是另一幅模样。这鹿门山下的好几处村庄,这儿土地佃户都属于鹿门寺,数百户人家,几千号人,现下却是已不见一个,连一口水井都没有,连一处健全的屋舍都没。只有满地的残屋烂瓦,焚烧后的草垛柴堆,数个村庄都已经尽数被烧成一片白地。只是一片瓦砾场上,并无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罢了。

大批的梁山军汇聚这里,一面秦字将旗招展。

霹雳火举目打望着半山腰处的鹿门寺,脑子里只想到当年青州绿林三寨中的二龙山宝珠寺。

后者是端的险峻。两下里山环绕将来,包住这宝珠寺。山峰生得雄壮,中间只一条路上山。而现下的鹿门山呢?亦是被山峦环抱,四周有狮子、香炉、霸王、女娲山等山头,诸山各具雄姿,远远望去,五山即如仙女,云遮雾绕,忽隐忽现,直叫人心驰神往。可近观诸山,林木茂密,山势缭绕,也是难寻道路。

虽然这险要处是不能与宝珠寺相比,却甚是相似。

一条石级直通半山腰,沿途宋军设立了三道关卡。三重关上,摆着擂木炮石,硬弩强弓,大枪长矛密密地攒着。过了这三关便是鹿门寺了,三座殿门前一段镜面也似平地,周遭山石木栅为城。

梁山军再次逼来,宋军占着地势,居高俯下,刺探的情报如雪片般陡然密集起来。

但张琼只看不动,他手中兵力有限,战力更是有限,不敢去以弱击强。直叫人密切注视梁山军的一举一动,坐视秦明分兵两路,一路进抵鹿门山下,一路进抵汉水江畔。

两路大军刚刚抵到,便各自分做两截,一部警哨,一部构筑工事营垒。

以秦明部为例,四个正兵营在山前列阵,做出一条半弧线的防御阵列,各营之间露出二十步的通道,通道后侧是一个满编的骑兵营。

没有斥候游骑,就是五个营列阵,只是一条很简单的一字长蛇,似乎一捅就破。但张琼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就那么张大眼睛看着。

而这条防线的背后,大批的军兵民壮正奋力开始构筑营寨。

在古代中国的军事史上,是看不到专业的工兵部队的。梁山军纵早就设有专职的辎重营,那严格意义上说也算不得工兵。

他们是集工兵、运输兵、后勤守备等诸多职能于一体的部队。并随着陆齐的建立与扩大,还有大批的骨干从军兵转为政府官员。

只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是有着根基的辎重营也在自我造血,到今日实力不说恢复从前,也不能小觑。至少在修桥铺路和构造营垒上,比起宋军来,强出不止一个等级。

他们比这个时代的辅兵和民夫而言,更加专业、更有效率,也更具组织!

要做到这般境地,不需要有超出这个时代的先进器械,只需要能组织军兵民壮做该做的事情,将后者的群体作用发挥到最大,如此就足以在效率上远迈同时代的任何军队。

当一根根粗细、长短,都大致仿佛的圆木出现在军兵民壮面前时候,同时一根根绳索也被拉到他们眼前的时候,那就是一群猪也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不需要多久,一个个长宽高都在四尺左右的木砦拒马就宣告完成,如此,营垒最外侧的防御圈便就构成了。再前后用粗壮、短小的木桩系上长绳相连,就又形成一道道绊脚的拦索。

它们的外围还有军兵民壮挥舞着铁锹和榔头挖掘出一道道一人深、三尺宽的壕沟。陆谦治下钢铁产量远超宋军,这些铁锨、榔头质量一流,对于挖掘沟壕自是有帮助。

待到太阳偏西时候,一根根原木已经立了起来,当黄昏来临时候,栅栏已经成型。依旧是高地两列四排,内中有土石夯实,上架有木板,甚至还立有一面面木立牌。营地中也可见到塞门刀车。就连营垒外的三条壕沟都完成了七七八八。

只是头一天,一座严整的营垒就已经修成。抵到第二天天亮,那营垒内还多出了八座两丈多高的箭塔,在地势最高的一处高坡上,竟还立起一座更高的瞭望塔楼!

如此施工速度只把山上的张琼看的目瞪口呆。

就一如汉水对岸的襄阳守军,王世宣看到一夜之间汉水岸畔就起来了一座设置完成的营垒时,眼睛都要掉到地上了。

这建造速度堪称是奇迹了。

对比行军打仗时候的营寨,眼前的这处营垒就是一座防御力翻倍的小城了。

寻常军寨,外头的栅栏只是单层,壕沟都能不挖,鹿角木砦也只堆在寨门处,那儿像眼下的,眼看着三道半人高的胸墙都已经有了。

营寨内旌旗招展,他就是立在砚山上,亦瞧不清楚营寨内究竟有无石砲。可这座营垒一立来,但凡有几座梁山石砲,就能把江面封锁个大半。

那原本往来江面就如是在自家地头一样自在的宋军水师战船,都不敢再成群结队,密密麻麻的在这一段江面上行过了。不只是单穿单行,更前后拉开间距,还靠着砚山一侧行船。

当然,对襄阳威胁更大更直接的还是那纸糊的樊城。

后者的表现已经很顽强了,在城池废墟中与梁山军反复厮杀了整整一日,但结果是无可改变。

三十座梁山砲一天的时间就将城头的敌楼、床弩诸器物给扫荡干净。

当那只有襄阳城一半宽的城壕被填平,一辆辆云梯车推到城墙上,一切就不可挽回。

对岸输送来的兵马与内城的死守抗争,都只是延缓了这一时间罢了。就像前文所言,梁山军大势已成,这种拼消耗的厮杀,他是最不怕。

受伤流血的只会是赵宋。

事实也确实如此。一座樊城,对岸的宋军至少填进来了五千人。还最终落得以失败收场。

夜幕降临,寒气逼人。呼啸的夜风,刮得人睁不开眼睛。

襄樊浮桥的对面,汉水江畔,数百个营帐林立,团团篝火熊熊燃烧。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往来巡弋,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襄阳防御使兼知州姚古亲自带领一众军官,对着樊城设祭。樊城一战他们损失严重。岸畔边扬着一面面的白幡,上写道:樊城阵亡将士之魂,排下许多祭物。

王孝忠、王世宣诸将都挂了白袍,铁盔上盖着一层孝绢,一众僧道摆开道场。军校已都列下黑猪白羊金银祭物,点起灯烛荧煌,焚起香来。姚古在当中证盟,朝江对岸的樊城下哭奠。僧道们摇铃诵咒,摄召呼名,祝赞将士魂魄,降坠神幡。

在场诸多官兵,一并面上闪现出悲戚之色。

樊城之战,只御营禁军损失就不下三千人,一名副统制殉难,并着十七名正副指挥使,数十名都头与人数更多的队将,可谓是御营禁军自重新建军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战。此刻他们这儿的一干人还不知晓牛皋部之情,那梁方平的臂膀之一,已然是折断了。

他们只知道樊城之战,自家是亏大发了。就是当初在洞庭湖畔与钟相、王庆军决战,御营禁军的损失也远没现下多。

直到三日后襄阳的姚古才接到后方急报,言语牛皋部之败。其部五千军丁,逃归汉川者不及千人。统制牛皋陷于阵中。襄阳城内水陆军兵就全都一滞。

汉阳军的急报不仅递到了姚古这儿,还送到了江陵。后者反应的极快,就调遣江州的刘光国,就近折返,增援鄂州、汉阳军。

万幸他们还知道,西军在江宁府厮杀正急,且后者已经摇摇欲坠,大功即将告成。并不轻率下命叫西军后撤。

“哥哥,这几日战又不战,退又不退,是甚个道理么?遮莫就要俺铁牛只在这儿枯坐么?”

打拿下了樊城,陆谦所督大军就已按兵不动,与对岸的宋军隔水相持了。至今已经多日,叫李逵等的好不耐烦。

“不然呢?你莫不是还能飞过这汉水么?”

江畔夜风习习,新月高高地挂在天空,在水面上投下淡淡的银光。都已经九月中下旬了,冬季已经到来。夜色中你听不到任何虫儿鸣叫,就连飞鸟都不见一只,只有汉水冲刷着岸畔的声音。

偶尔一颗大大的烟花会打到天空中,爆炸声传播两岸,划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的夜空,照亮一段江面,却也更给天地间增添了无穷的宁静。

幽幽江水,在凉凉的西北风中闪耀着粼粼波光,就像银色的月光一样。

要是文人墨客面对此情此景,怕会赋诗一首寄托自己的情感。可惜陆谦跟李逵就是一个俗人,一个是粗胚。

“这接下的战事,重点已经不在这儿了。在淮南,在江南,在荆南……”

陆谦遥望对岸,宋军战船夜间巡江,灯火点点滴滴。

李逵不解的摸着脑袋,陆谦的话他不懂,明明这儿有数万大军,只要过得江去,赵官家的那些孬兵屁都不是。且过江也不是很难么。这儿是过不得,他处呢?汉水的上游还是能过的么。

怎的重点就不再这儿了?

只是李逵的脑子虽不聪明,但人听话。既然是陆谦说的,那不再这儿就不再这儿。“不打就不打,俺还能早回家。”

不打仗早回家也好,他去岁刚娶了媳妇,随军出征的时候,肚子已经大了。李逵浑是浑,对自己的媳妇,对自己媳妇肚子里的娃,可一百个上心。

“听说你把田产都给你哥了?怎忽发起善心来,前几年不还要与他死不往来么?”

“那是气话。他到底是俺哥哥,看在俺老娘的份上,也不能由得他落魄。再说,那些个田亩恁地烦躁,佃户里亦有几户孬坏。非是哥哥司法森严,看俺也挥拳给他们教训。就都给了去,教他去与人扯皮,俺也落得爽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