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章:钱粮人都给你解决(2 / 2)

加入书签

除此之外,他想来想去,居然想不出几个能率领上万人作战的将领了。

想当年打朝鲜的时候,刘綎才35岁,当时还有44岁的李如松,可现在大明无将可用。

一个武将的基本都会在20多岁展露锋芒,三十多四十岁来岁的时候建功立业,上了五十岁基本都是在吃老本。

到了六十岁,即便是再勇武,也大不如前。

“岁数都大了啊。”

这么多年北方没有战事,一些新人没有出头的机会,可用之将都已经年老,这让朱翊钧不由想到自己也是55岁的人了,不由的轻叹一声。

“如果真如你所言,努尔哈赤拥兵数万该当如何?”

感慨了一句之后,朱翊钧看向了朱由校。

“加强辽东的防备,淘汰现在卫所一些老弱病残,征召当地百姓参军,编练一支十余万人的军队,于此同时提拔一些年轻的将领。”

“于此同时加紧兵器、尤其是火器的制造,断绝与努尔哈赤的一切的商路来往。”

“眼下气候异常,即便是京师都如此寒冷,想来东北会更冷,只要防备的好,即便是困也能困死努尔哈赤。”

朱由校先从军事角度讲了如何对付努尔哈赤,又从经济角度说了最好的处理办法。

“你说的简单,编练一支十万余万的大军,你可知道需要消耗多少钱粮?”

“况且新编练的军队,哪有什么战力,还是从全国各地抽调精锐,一鼓作气剿灭努尔哈赤才是上策。”

朱翊钧轻轻摇了摇头,觉得朱由校想的太简单了。

“从全国各地抽调精锐、固然战力会提升,也能节省一些粮饷。可全国各地的兵马凑到一起,难免会出现一些互相看不起,或者敌视的行为。”

“他们到了辽东也不见得适应寒冷的气候,也不熟悉当地的地形。”

“况且精锐一般都在边关,有重要的防守任务,若是将他们抽调走了,只怕是会让一些人心生侥幸,趁机作乱。”

“以辽人守辽土,则不同。一来:他们久在辽东,适应辽东的寒冷气候,可以占据天时;二来:他们更加熟悉地形,占据地利;三来:事关自己家乡父老生死,占据人和;”

“至于军粮,既然朝廷之前便从海外购买玉米、瑞薯,何不从海外购买小麦、大米?”

“饷银的话,孙儿以为可以在浙江、江苏、山东三地再开市舶司,增发船引,如此朝廷每年可以多很大一笔收入。”

“还有孙儿觉得,现在的海贸收税太少,名目又太多,比如船引,每张船引不过区区六两。船税收的那几两银子,也聊胜于无。”

“价税一两收两分也不多,至于额外税,丝绸、瓷器等物,运到其他地方价值翻了何止数倍。”

“以孙儿之见,船引可以废除,给商人办法允许海外贸易的凭证,为了防止商人、做生意没有信誉,需要向朝廷缴纳一笔保证金,这笔保证金数额可以多一些,比如一万两。”

“等到他们不做海贸贸易,到衙门注销凭证,可以归还这一万两。”

“另外取消船引、船税、还有额外税,一律改为按照进出口的商品征税,比如丝绸、瓷器可以征收一半的税,西方人贩卖到大明的钟表等物,也可以征收一半的税。不过若是朝廷急需的粮食等物,可以免税,甚至商人回国运回来粮食,可以退他们一部分税。”

“如此,可以利用关税,调节进出口商品的数量。”

“不仅如此,朝廷在海港附近可以建立一些货仓,货仓出租也能赚钱。”

朱由校将后世知道的一些关税方面的知识说了出来,至此兵员、粮食、银子的问题,自己都给出了解决办法,愿不愿意实行,就看朱翊钧的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