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章: 外面世界很大(2 / 2)
他们的热情是不可能保持那么长时间的。
这件事情就像是一个小插曲很快便过去了。
不过朱由校却是记在了心里,回去之后立刻写了一封信让人带给朱翊钧,主要内容就是想知道台湾的情况。
朱翊钧听到台湾这个名字,还觉得有点陌生,让人去查才知道,台湾是哪里。
早在春秋时期,称台湾为“岛夷”。先秦时,称台湾为“瀛洲”。
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鯷“。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
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
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习惯上以台湾北部高山为辨别方向的标记,因山势如罩鸡之笼,故又称为“鸡笼”。
明朝中叶,台湾又有了“大湾”、“大员”、“台员”之称。福建沿海人民又称之为“埋怨”。因为在开发台湾过程中,不少大陆人民或遇风浪葬身鱼腹,或水土不服客死他乡。以上四个名称读音与闽南土语“台湾”的读音相同,故称之。
万历年间,因台湾“地形如弯弓,浮海如平台”,遂称之为“台湾”。
“眼下台湾,我大明没有官府管辖,也没有卫所,亦没有土司等。”
卢受查了台湾的资料之后,告诉朱翊钧。
“这个叫台湾的地方有多大?”
朱翊钧又问道。
“据说南北近千里,东西也有数百里。”
卢受将查到的资料说了出来。
“那距离福建多远?”
朱翊钧一听这个面积,瞬间动了心思。
“朝廷曾经在澎湖设立过巡检司,后来裁撤,澎湖巡检司距离台湾不过百多里,即便是从月港到台湾也不过是五百多里。”
卢受对于台湾的资料查的很详细。
“距离台湾最近的驻军有哪些?”
朱翊钧又问道。
“明万历二十五年,福建巡抚许孚远奏请,朝廷在澎湖增设澎湖游兵以资防守。明万历四十四年,澎湖游兵整并入泉州府浯屿水寨,改称浯彭游兵。”
“浯彭游兵最远巡逻到澎湖,距离台湾百余里。”
卢受继续翻看资料。
“下旨给福建,派人到台湾查看当地的情况,重要的是查清大概有多少土地,是否适合耕种。”
朱翊钧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奴婢这就去办!”
卢受收起了资料,放在书桌上,退着离开。
南北近千里,东西数百里,便是如琼州一般,也能开垦四万倾土地。
浙江、福建等地,人多地少,若是此地可以耕种,可以考虑移民上去。
朱翊钧立刻打起了小算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