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初夏长安热似火(二)(2 / 2)
李彦看看周围这几个朝中重臣,每个人都看着自己,在他们眼里没有轻视,很是都用心在听。这让李彦有些心神震动,尽管他们有时候瞧不起自己,也对自己不满,像温彦博和魏征甚至恨自己。但他们对待国事的时候,还是能听取不同意见,不掺杂个人恩怨,这让李彦佩服他们。能一心为民的官员不多,能为国为民的更是很少。
大唐初年开启贞观之治,君明臣贤是基础,也同时创造了无数的人杰。是大环境造就了这些人,还是这些人造就了大环境,李彦说不清楚。
他这个连党员都不是的人,也谈不上什么马列主义思想,但几十年的熏陶,让他也具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那就是英雄创造历史,同时历史时势又创造英雄,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是辩证的关系。
李彦严肃下来,脸上没有了嬉皮笑脸随意的样。这几位大臣还是比较熟悉李彦的,很少看到他这样,都感到有些惊奇。李彦沉吟一下,说道:“皇上,诸位大人,其实我认为道理很简单,法律不在于严和松。其实法律就是法律,无所为他是宽松还是严厉,最基本要看到法律的本质。法律是人制定的,他所面对的是人,实施者是人,作用者也是人,所以,法律是它的外在形式,他的核心是人,离开了人,法律不过是一纸空文。无论是对掌握法律的人,还是它所作用于的对象,离开人,法律根本不存在,也没有存在的价值。”
李彦这样的说法确实有些超出了李世民、房玄龄这些人的思维模式。并非是他们的水平比李彦低,而是理论基础比李彦低太多,所以是要思考这些论述的。
李彦看他们都是一脸沉思样,连温彦博也不再仇视李彦,而是在思考他的话,就接着说道:“所以说,认为法律应该严厉的没错,认为法律应该宽松的也没错,因为两种想法针对的是不同的人群。制定法律的是人,可他们超出了法律所监督的对象,而是站在立法者和执法者本身的角度去想问题。如果立法者和执法者本身也是法律的监督对象,站在一个被法律监管者的身份上,可能他们会有不同的认识,我说的对吧?”
这可是大问题,看着简单,其实李彦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那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问题。特别是对李世民,皇家本身就是法,天下就是他的,法律是他制定的,有法律监管他吗?所以,他在急速的思考这些问题。御书房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思考,因为李彦把他们从立法者一下推到了受法者的地位,这种身份的巨大变化,不是一下能思考明白的。
好半天,李世民冷静的说:“继续说。”
李彦说道:“我刚才说你们研究的问题没必要,并非是说你研究法律没必要,而是没有研究在点子上。法律无论严和松,他都是一部法律,有一句话叫什么?对,叫不患贪腐患不公。我想你们都明白,老百姓不满,并非是因为法律严厉了还是宽松了,而是不满执法不公,执法不严,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如果执法公正,哪怕再严厉的法律,也会让人服气和尊敬。如果不公平,没权没势的普通百姓犯法被判杖责一下,他也会不满,因为那些有权势的虽然被判杖责十下,可他们一下没执行,会有人服气吗?如果犯了法,哪怕就是偷一斗粮食判杀头,但无论什么人都这样处理,没谁不服的,否则你别犯法,这才是法律的根本之处。”
李彦停住了话,过了一会儿,最先反应过来的房玄龄说道:“皇上,李彦说的有道理,问题确实不在是否严松的问题,而是执法公正的问题。”
李世民也点头:“有道理。”
高士康说道:“皇上,但也不能把法律制定的太严厉,那样也有违天和。”
李彦看了看高士康:“我说高大人,我这么说你怎么还不明白,我也没说偷一只鸡就杀头吧?我只是说没必要在这争论是松还是严的问题,该怎么制定就怎么制定。”
高士康是谦和的人,李世民还得叫声舅舅,也不和李彦计较。一笑说道:“俊青误会了,武德律是延续隋制,有些处罚过于严厉,关键是仁政,不是荷政。”
李彦说道:“那是你们的事,皇上问我才说的,我不懂立法,也不知道法律的内容,但只是知道有两个地方不合理。”
既然他说出不合理的地方,几个人都感兴趣。岑文本说道:“公主认为哪个地方不合理?”
李彦说道:“第一个不合理的就是苔刑和杖刑,打人是很疼,但也只是一时,咬牙就能挺过去。严重的还可能致残。如果轻了,没谁害怕。轻了起不到震慑作用,严重了又会让人残废,如果社会上有太多残疾人,他们确实不能再犯罪,但也增加国家负担,毕竟不能看着一个不犯法的残疾人死吧?那样会让很多人同情,从而对朝廷不满。”
温彦博也不知道怎么了,他和李彦好像天生不对付,还忍不住想说话:“永宁公主,罪行有大有小,不能一概而论,难道都判流放吗?更不能判死刑,所以杖责也是对较轻处罚的手段,历代都是如此。”
如果是其他人说,李彦也许解释,也许一笑而过,可温彦博一说,他就来气:“温大人,处罚多种多样,好像并不是只有这几种,难道温大人上学的时候,没被老师打过屁股?不是每次都打屁股吧,也有罚站和训斥的时候吧?”
“你……”温彦博又被激怒了,自己四五十岁的人,什么打屁股,上学的时候最多也就是打手板。看他要发怒,李彦也不想和他吵嘴,这毕竟是研究正事。自己来也有事,所以赶紧说道:“别急,那么大岁数,连一句玩笑都受不了,真没度量。”
被李彦这样一说,温彦博能说什么。一边作为御史大夫的魏征也很想说,这是研究政务,要尊重皇上。但看到李彦看他,吓得把话又咽回去,他也有点不敢惹李彦了,这家伙嘴太损。
看到自己都头痛的魏征也怕李彦,李世民很想笑,但脸上严肃的说道:“这是朕的御书房,不许说笑,快说,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不用杖责。”
李彦说道:“皇上英明,其实很简单,在一些重要地方建立劳改监狱,犯法的人无论犯什么罪,都把他们押到那里干活,既能惩罚他们,也能教育他们,这样的干活还不用给工钱,也不用征发民役,百姓还高兴。挣的钱也是皇上的,不是一举多得?”
杜如晦说道:“好办法,可以根据不同的罪证,实行不同的时间,这样就有轻有重了。”
李彦点头:“还是杜大人明白,头脑就是够用。”
李世民点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好像没有那么多可干的吧?”
李彦鄙视的看他一眼:“多去了,就怕没有那么多人犯法。云州煤矿好像够开采上千年的,一条公路就修三年,大唐多大的地方?修建遍布全国的公路网得几百年时间。山川、河流、兴修水利,太多了,这些活不都是征发民役在干吗?需要干的活多了,只怕干不过来,就怕到时候没人犯法了。”
李世民哈哈大笑:“朕倒是希望一个犯法的人也没有。”
李世民这句话连李彦都为之动容,所有的人一起给李世民施礼:“皇上,仁德圣明。”
这恐怕是李彦第一次心悦诚服的夸奖李世民,让李世民有些得意:“好,由房玄龄负责,安排人修定武德律,制定新法,李彦把你的什么劳改监狱计划弄详细,协助房相他们完善。”
李彦又不干了:“皇上,我只负责出主意,不负责别的,怎么又给我安排活?我抗议。”
“抗议无效。”李世民干脆的说道:“天天闲着没事,拿俸禄不干事哪行?”
李世民拿李彦没招,李彦也拿李世民没辙,狠狠的瞪他一眼,站起来说道:“臣告退。”
“回来。”李世民说道:“你不是有事来的吗?怎么不说就走了?”
李彦说道:“本来想说的,但一说,自己的活又多了,还是不说了。”
李世民恶狠狠的说道:“你想让朕先把你送劳改监狱去是不是?快说,什么事?”
“没天理啊。”李彦哭着大喊,弄得御书房里的人都哈哈大笑。李彦说道:“我说了,但不许让我干什么。”
李世民不耐烦的说道:“别跟朕讲条件,说出来看看。”
李彦没有穿越到其他朝代,他不知道,但反正知道大唐没有后世电视里演的那样,无论是朝堂还是官府,甚至是面对皇上,并没有那么多规矩,很轻松,也不严肃。要******像辫子戏里演的那样,李彦不被杀,也得郁闷死。
无耐的说道:“根据报上来的数字,今年参加科考的各地举子和举荐的人数可能近万人,听虞大人说,这是以前的几倍,臣想请皇上多录取一些。”
李世民问道:“为什么?”
李彦说道:“三个原因吧,第一,大唐初建,很多地方行政官员都是原来的武将,他们打仗行,但地方政务处理却不行。只有忠心不够,也要有能力,所以应该换一批人。全国十道好几百州,上千个县,需要大批官员。听说近二十年没有科考,可是为皇上积攒下一代人,所以,臣认为可以多录取一些有才能的人。”
李世民点头:“有点道理,还有呢?”
李彦说道:“第二,这些学子他们都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一下被派到地方也很难发挥作用,还有可能出错,所以需要实习的时间。可以从低级做起,在实习的时候可以考查品行。能力重要,品德同样重要,只有在一定实习期间合格的才能正式授予官员。这也需要时间,所以更应该多录取一些,第三,大唐是一个国家,幅员辽阔,有很多地方是蛮荒之地,原来的官员让谁去也不愿意,好像流放一样。这些新考的官员,他们只要能入仕,是不会挑地方的,所以,皇上可以把他们安排到那些地方,一来发展那些地方的经济,加强朝廷的控制,另一方面,也能锻炼他们的能力。几年后,把其中有能力的调到关键地方,一旦有开辟的新疆土,也不至于没有官员,这叫人才储备,所以臣才提出这个建议,请皇上考虑。”
别说李世民,在坐的几个人都兴奋的站起来,连一向不喜欢李彦的温彦博也说道:“皇上,永宁公主这是谋国之言,皇上应该采纳。”
李世民没说话,而是盯着李彦半天,才说道:“你不是说自己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吗?有这等良策,为什么这时才说?”
李彦愣住了,还有这么不讲理的:“皇上,你也不能这样不讲理吧?我不是也刚想到吗?再说,我是公主,后宫不许干政的。”
他的话又引来一片笑声。李彦真把自己当女的了,还后宫不许干政,气得李世民说道:“朕可没有你这个妃子。如果你愿意,朕可以考虑,封你一个贵妃,我想皇后不会反对的。”
李彦这也是玩笑,他弄一个公主不伦不类,不男不女,再给弄一个贵妃出来,自己不用活了。大唐民风开放也受不了这个,赶紧说道:“算了,我这个公主很好,你还是找别人封贵妃吧。”
这个话题,立即成了新的研究问题。这一研究,当然就是大事,只是人数上就争论不休,最后决定,分三个层次录取,第一等的甲等进士三十六名,可以直接由吏部选择,授予官职。二等进士三百六十人,可以进入地方进行实习,担任官吏副职,考查锻炼。三等三百六十人为备用官员,可以根据自愿去边境和蛮荒之地任职。这一下就录取八百多人,可是从来没有的事。
李彦离开的时候,李世民已然向天下发出诏令,通报天下。第二天的时候,长安震动,可是,大部分人把眼睛盯上了那三十六名,最次也盯上乙等三百六十人。只有一些寒门士子知道没什么希望了,也觉得哪怕进丙等也行,好好干,三五年后有了成绩一样可以升迁。长安考试的氛围,因为李彦的一个建议,更加热烈。
李彦却没时间去想别的,一来他要给新增加的骑士团准备装备,还要安排考场和监考的人员,上万人呐,哪是小地方能够用的。无耐开出三大考场,务本坊的国子监大学,曲江书院和京师十六卫左校场,安排桌椅器具。
李彦的家里,李泉和李兰有些小心的坐在那里,李泉一脸的尴尬:“俊青,啊……公主,我……”
李彦摆摆手:“别说了,我理解,也没有埋怨你们。你们能来,我已经很高兴了,我的原因牵连你们,也是我的错。”
李泉吓得连是李彦的伯父都不敢承认,所以很多人并不知道他有这个关系,也不知道永宁公主就是李彦。这一次大闹公主府才听说,一打听吓一跳,后悔的不行。本来不好意思来,但是听说这一次李彦是科考总办大臣,为了李兰,只好硬着头皮前来。没想到李彦大度,不计较过去的事,连忙说道:“谢谢公主。”
李彦没有纠正他的称呼,对于亲戚有重新认识,对皇权更有重新认识的李彦,也不会再藐视皇权。明白时代不同,君臣之别不是李彦可以改变的。也不能不说他的内心也很享受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如果没有特权,他也不会心甘情愿当这个公主。一笑说道:“不过有一点我说清楚,我帮不了大哥,一切只能凭借他的真才实学,但也放心,真有才学也不会埋没。”
李彦这样,李泉连不满都不敢有。送走伯父和大哥,李彦早早休息了,明天就是正式考试的时间,李彦也很期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