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章 ,九十八号院(1 / 2)

加入书签

陈国华把直尺、算盘等工具放在自己的工位上,跟白礼春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就出门去了。

后者也知道,陈国华没办法马上投入工作当中。

肯定得忙活完杂事之后,才能开始进入工作。

接下来,陈国华跟着秦致远,去拍了证件照片。

后者给的钱,总共两张照片和一张底片,了四毛一分钱。

死贵死贵的,但没办法,就是这么贵。

一般来说,一盒胶卷是三十张底片,售价是六元钱。

换句话说,一张底片的成本是两毛钱,但照相馆不可能按照成本价,所以照相馆的售价是两毛五分钱。

洗一张照片是八分钱,两张就是一毛六分钱。

加一块儿,那就是四毛一分钱。

“等照片取出来之后,你保存好底片,往后啊只需要重新洗一张底片就可以了。”

从国营照相馆出来之后,秦致远便分享了他自己的经验。

陈国华自然是笑着点头应了一声。

其实这底片,很大概率不会再重新洗了。

毕竟他现在拍的照片,下次再需要照片,恐怕是很多年之后的事儿了。

再说了,一般来说,这时代换工作的人,很少很少。

基本上都是一份工作干到退休了。

再次回到人事科,范新河已经准备好了汽车。

结果,陈国华看到车子的时候,才发现,这不就是前面白礼春开的那一辆么?

从朝阳门到南锣鼓巷,大概是三公里多一点的距离。

开车也就是一会儿的事儿。

只不过,范新河是先带陈国华去街道办这边,要跟街道办打声招呼才行。

走进街道办的办公室,范新河便笑呵呵地跟里面的人热情地打招呼。

“哟,是范科长来了呀?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谢小芳笑眯眯地看着范新河跟陈国华两人,眼里带着惊讶和好奇。

“谢主任,对不住了,今天我又来麻烦你了。”

范新河呵呵一笑,寒暄几句,接着三言两语就说明了来意。

所以范新河跟这一带的街道办,特别熟。

毕竟经常打交道嘛,这肯定是免不了的事儿。

“哦,这位国华同志看起来很年轻啊,你们这是从哪里找的青年才俊啊?”

谢小芳闻言,试探性地打听道。

这是职业习惯了。

自从进了街道办之后,谢小芳就染上了这个坏习惯。

很多事儿,都想多打听一二。

“哈哈,这事儿还得问我们设计部的白主任了,是他发现的。”

范新河打了个哈哈,简单应付了过去。

接下来就是给陈国华办理落户的事儿。

这才是有始有终。

当然了,现在可没有户口本的说法。

有的只是一张薄薄的纸片。

这玩意儿可不简单,它承载着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利益。

把人们的身份区分开,有了农村和城市之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