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一章 蝴蝶效应(1 / 2)

加入书签

phone在华国的发布会召开后,官网预定数在短短半个月时间突破20万,这个用户数决定了不管是微信还是微博都具备了基础的用户数。

当phone在华国攻城略地之时,交大在华国举办了汉芯一号的新闻发布会。

如果没有周新的蝴蝶效应,汉芯一号会在2002年的年底完成开发,然后在2003年的2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上由申海市有关部门亲自主持。

因为周新的参与,导致这场发布会提前了,在2002年的9月,还是同样的人在申海打算把这场戏提前开演。

“很高兴向大家介绍这款由交大芯片与系统研究中心设计的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0.18微米的多媒体芯片-汉芯一号研制成功。”陈进在台上显得志得意满。

“汉芯一号同时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它每秒达到了2亿次以上的指令,具备高速、低功耗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信息家电、音频处理等领域。”

陈进简单介绍完汉芯一号之后,由有关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做补充发言:

“DSP和CPU都属于世界公认的芯片产业核心技术,交大的研发团队在陈进教授的带领下,历时两年时间的艰苦研发,汉芯一号完成研发,并顺利通过由邹世昌院士、许居衍院士,严晓浪教授等国内芯片产业顶级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

专家组做出一致结论:认为汉芯一号以及相关设计和应用开发平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未来交大将做好产学研的转化,尽最大可能挖掘汉芯的商业价值。”

台下都是被官方找来站台的媒体,几乎不会问什么尖锐的问题,问题都集中在汉芯一号突破性意义上。

汉芯一号的发布会无疑是成功的,新芯科技很强,在技术上实现了0.13微米的CPU设计,但是这不是华国的原创技术,华国研发人员在其中参与程度很低。

新芯科技在和申海高校合作过程中,大量合作集中在学生层面,和微电子系这些教授的合作很少。

其实不管是关建英管理新芯科技期间还是后面胡正明管理新芯科技期间,都想过和申海高校在一些科研课题上开展合作,但是发现他们无法达到要求,这才作罢.

胡正明作为从1985年就开始和华国集成电路领域学术界交流的科学家,他很清楚华国集成电路领域当前处于的阶段,科研成果缺乏实际价值,难转化成具有商业化价值的成果。

这和过去华国在芯片领域的落后不无关系,因此胡正明的想法是不如把精力放在培养华国刚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上面,要合作也得找有海外留学经历刚毕业没有多久年富力强的青年科研人员合作。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虽然新芯科技在华国已经落地了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新芯科技在申海不太受到申海乃至华国学术界待见。

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汉芯一号的利益可要比新芯科技大得多,新芯科技的营收、利润、规模再大,也和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