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19.第419章 临华宫夜宴(1 / 2)

加入书签

月光下,临华殿紫烟缭绕,祥云笼罩,一派其乐融融的节日气氛。

殿门口,十几个宫女拿着六把巨大的长柄孔雀羽缀金绒球宫扇,在缓慢地来回摇动,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大殿中的空气流通,也让门口香熏炉中的苏合宫香飘散得更加均匀。

允央在这羽扇的摇曳中飘然步入了临华殿。

大殿正中十几位乐师正在演奏迎宾乐曲,丝竹声绵延不绝,宾客们都已就座,正在互相寒暄问候。

宫人们端着统一的朱漆雕花托盘,上面有的放着菜肴点心,有的放着美酒宝器,顺着宫墙来往穿梭,皆步履整齐,安静无声。

赵元坐在大殿正中的金漆雕龙纹宝座上,他今天身着明黄色缎绣云龙纹缂丝袍,头戴七宝攒珠飞龙金冠,正微偏着头听皇后说话。

皇后今天穿着与赵元同色的缀绣八团彩云金龙纹袍,头上系着九龙四凤冠,正侧着身子面带笑意地对坐在旁边的赵元说着什么。

辰妃与荣妃已经到了,她们坐在允央的下首位置。倒是敏妃意外地被安排在妃嫔席的最后一位,她最先发现了允央,马上站了起来屈膝行礼,神态间已没有之前的傲慢矫情,着实变得恭顺了许多。

允央颔首回礼,心里暗想:“多日不见敏妃,她竟然转了性子,可见荣妃入宫以后,注意力一定没有只停在隆康宫与淇奥宫。辰妃刚才的暗示,敏妃现在的态度,都说明荣妃已经与她们打过了交道。短短两个多月,荣妃的触角已遍布了整个汉阳宫,细想起来真令人害怕。”

允央不动声色地来到赵元与皇后面前跪下,行了大礼。

皇后抬头,眼角掠过一丝寒光:“敛贵妃真是娇矜呢,元日的宫宴,大家都到齐了,你才来,可是成心让皇上与本宫等你了?”

允央神情一窘,低头道:“不敢。”

赵元一摆手示意皇后不要再说下去:“宫宴开席的时辰未到,敛贵妃不算迟到。”说完,他微眯着眼睛打量了一下允央道:“淡恬敏逸秀骨姗姗。”

皇后从鼻子里哼了一下:“看来以后皇上奔赴战场之时要让武备司把金甲上的护心镜要做大了两圈,否则以皇上的偏心程度,一般的护心镜,怎能护得住?”

赵元被她的话逗笑了:“梓童一把年纪了,终还是少不了伶牙俐齿的小女儿心性。”

允央起身缓缓往自己座位上走去,心里暗想:“看来,皇上今天的心情不错。不知这场宴会结束时,他还能否这样朗声而笑?”

宴会开始后,少不得众人寒暄共话家长,席间允央自然的扫了几眼南嗣王、鸿国公。他们被

安排在皇亲席中最显眼的位置,甚至超过了皇后的娘家人。

其他京中显贵更是频频举杯向他们敬酒,纷纷与他们套着近乎,可见这两位亲晋的一品候在朝中颇有人缘。

再看荣妃,一身盛装,美若天仙,举止端庄,神态温柔,似乎并没有因为自己父亲与兄长的风光体面而沾沾自喜。

与之相比,其他几位妃嫔,因为没有荣妃这样出身高贵,又手握兵权的娘家人,自然面上也是讪讪的,在这宫宴之上都颇为沉默,兴趣索然。

就连与荣妃暗地里交好的皇后,也察觉到自己弟弟的风头都被南嗣王、鸿国公抢了去。她虽然没有像平时那样当场就发作起来,可是脸色却阴沉了不少,没了刚才宴会开始前的神采飞扬。

饮绿立在允央身旁,为她布了一碗百味栗子炖鸡羹,允央用银匙盛了一点放进嘴里,无意间抬起眼睛看了一眼赵元。

只见他正与旁边的达官显贵说话,神色明朗又飞扬,丝毫没有察觉到周围妃嫔集体的缄默。

很快,赵元就发现了允央投过来的目光,他把脸转向允央,嘴边浮起一个让人安心的微笑。可能是想到了接下来即将发生的事,允央却不敢对他舒心而笑,只好把目光轻轻移开了。

允央低头继续品着羹,心里却开始有些了然了:“宴会上的官员争相向讨好南嗣王、鸿国公,只怕并不是因为荣妃,而是为了巴结赵元。今夜无论座次还是规格都是按赵元的意思安排的,这些嗅觉灵敏的达官显贵,已经感觉到皇上身边的下一个红人肯定出自南疆鲁家了。”

“如果这是赵元的意思,那么过一会自己将做的这些事到底还有没有意义呢?”允央放下玉碗,轻叹了一声,目光却比刚才坚定了些:“不管朝堂上的争斗是如何进行,也不管汉阳宫里要刮哪股风,我要做的就是让皇上看清真相。不管他怎样权衡选择,我都要尽可能把危险因素摆在他面前。”

允央这边正想着,忽听今晚的礼官马大人说:“看到此时众位宾客兴致正高,荣妃娘娘要为皇上与贵客舞一曲《落海棠》。”

荣妃此时起身,走到大殿中央,向着赵元行了一礼道:“为了将这一曲《落海棠》跳出高绝古韵,臣妾为此舞重新编了乐曲,只是其中需要有一段长腰鼓伴奏。听说皇上是打长腰鼓的高手,臣妾斗胆请皇上与臣妾共同完成这支舞曲。”

说完,荣妃面带红霞,娇羞地低下了头。

赵元看着她,脸上还是带着舒朗的微笑:“荣妃的独舞定要用宫中最好的乐师,朕的鼓技不过尔耳。朕记得敛贵妃的长腰鼓奏得堪称一绝,所以还是请她来助你完成这一曲吧。”

说完,赵元对允央一示意,允央马上站了起来道:“谨遵圣命。”

见允央如此配合,赵元神情颇为惬意。

他对众人说:“朕的两位爱妃要共同完成一曲《落海棠》,这真是汉阳宫里多年不遇的盛事。来,将朕珍藏的黑釉蓝斑瓷腰鼓拿来。”

“此鼓乃是前朝宫廷所收,后流落到北疆契丹人手里。朕当年戍北时,无意中听说了此鼓,花了十匹宝马,才将此鼓请回。今夜,朕虽不能参与演奏,但却是可以提供宝器,与诸位共襄雅音古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