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7章 刘基宋濂同觐见,老朱的真正想法(1 / 2)

加入书签

“我们向滑轮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力……”

院子里,苏璟正在朱标的旁边,教他做着受力分析。

力学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内容,必须学好。

当然,学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好在朱标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是很强的,为了大明的未来!

再加上他的脑子并不笨,学起来倒也没有那么的痛苦。

此时的刘伯温,则是在屋内,仔细的思考着苏璟这两天和他讲述的东西。

社会形态的变化。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有资本主义社会。

这些社会形态的变化对应的特点还有其变化的过程。

全部梳理下来,就好像是看遍了世间的全部变化。

刘伯温的内心只有震撼,这已经远超了他之前学过的所有知识。

和苏璟相比,自己那点辅佐朱元璋打下天下的本事,微末到不值一提。

自己所能看到的,不过是一朝一代之变化,能做的也只有这一朝一夕之事。

而苏璟的目光,却是整个历史长河。

如果苏璟想的话,他有没有可能让这些变化提前到来呢?

刘伯温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

如此一来,那苏璟岂不是

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回去和朱元璋复命,刘伯温这心里就有些没底。

自己该怎么说?

苏璟的命运,已然把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牛肃,这里的考虑还是有些不够全面,你需要.”

“牛懿,这个力的方向,是不是可以拆解成.”

……

苏璟在院内教导朱标朱橚的身影落在了刘伯温的眼中。

无论是苏璟,还是朱标或者朱橚,眼神都只有纯粹。

那是刘伯温在年少求学时才有的纯粹。

刘伯温就这么看着,突然脸上洋溢起了笑容。

自己真的是想多了。

“苏公子这般人物,怎么会在意这俗世权力呢?”

刘伯温自嘲的摇了摇头,缓步走到了院内,来到了苏璟的面前。

“呦,老刘。”

苏璟看到刘伯温,笑着说道。

刘伯温朝着苏璟微微躬身拱手道:“这两日,多谢苏公子的招待了,老刘我要辞别了。”

嗯?

苏璟一愣,说道:“这就要走了吗?老刘,再呆几天也没事的。”

虽然这两天都是苏璟在讲解授课,但刘伯温的表现也是让苏璟相当的惊讶。

一个古人,能有这般思想。

已经可以算得上是超越了时代了,和聪明人呆一起,还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的。

“不了,我已经无憾,再次感谢苏公子的倾囊相授。”

刘伯温又朝着苏璟鞠了一躬,态度无比的真诚。

“哎哎哎,老刘,这就有点过了啊!”

苏璟赶紧拉起刘伯温的身子,这老刘都快是可以当他爷爷的人了,这么不合适。

简单的寒暄了一句之后,刘伯温最终还是离开了。

苏璟看着刘伯温远去的背影,微微摇头。

“苏师,刘师也是身不由己而已。”

一旁的朱标开口道。

刘伯温的情况,他是知道的。

苏璟淡淡道:“我知道,你爹嘛,就那样吧。”

刘伯温突然来,呆了两天又要马上走。

还问了不少问题,这明显就不可能是自己来的。

苏璟虽然没打听过朱标的家世,但心里还是门清的。

朱标闻言沉默,他能说的也就这么多了。

与此同时。

翰林苑内,一群翰林学士此刻是焦头烂额,紧张不已。

这两天的时间都过去了,朱元璋让他找的科举的问题,现在却依旧是毫无头绪。

“宋大人,这到底该怎么办啊?明日就是陛下限定期限的最后一天了。”

一名翰林学士来到了宋濂面前诉苦道。

作为翰林院翰林学士承旨,宋濂是这些翰林学士的领头,也是他们的主心骨。

宋濂面色沉凝道:“我会想办法的,陛下那边,我来说。”

宋濂不是逃避责任的人,他很果断的接下了这个汇报的苦差事。

只是,即便是宋濂这么说了,这些翰林学士的脸色并没有变好多少。

问题没解决,就算不是自己汇报又怎么样,这又不是没责任了。

一时间,整个翰林院内都是一股子低落的氛围。

说到底,还是怕朱元璋。

这事是朱元璋亲自吩咐的,他们却是丝毫都没有头绪。

该怎么办?

宋濂的心里也是没有底的。

他倒是想过去找苏璟问问,只是根本没有任何苏璟的消息。

完全没有门路啊!

难道要用前些日子太子朱标和他说的那些理由吗?

宋濂陷入了迷惘之中。

“景濂兄!”

此时,王祎快步走到了宋濂的面前,他的神色有些焦急。

“怎么了,子充,发生什么事了?”

宋濂看着火急火燎的王祎,疑惑道。

王祎说道:“我刚刚看到诚意伯入宫了。”

诚意伯刘伯温入宫!

宋濂一听这话,眉头立马皱了起来。

他和刘伯温的关系不错,此前刘伯温还提点过他。

刘伯温的处境,朝堂上下都知道。

这会突然被召入宫,肯定有事。

只是,谁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简单了思虑了一下,宋濂做出了决定:“子充,你先在这主持一下,我去面见陛下。”

读书人的风骨,宋濂还是有的。

刘伯温的状况未知,宋濂不想就这么袖手旁观。

至少,得知恩图报。

“好,我知道了。”

王祎是了解宋濂的,当即点了点头。

宋濂随即动身,直奔皇宫!

此时的奉先殿内,朱元璋正等着刘伯温的到来。

在他的案头,摆着的却不是公文。

而是之前苏璟和朱标在月下飞令之时,念的那一首《念奴娇·中秋对月》。

老朱本人在文学上,可以说是毫无造诣。

这首词,他能看懂表面的意思,再多就不行了。

“苏璟,伱写这个到底是啥意思呢?”

朱元璋喃喃自语,之前太忙,他并没有时间去看,也没想起来这回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