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5章 胡惟庸的计划,朱亮祖再出手(1 / 2)

加入书签

永嘉侯府。

朱亮祖这些日子一直很安分,但其实他很着急。

因为这一次的北伐人员里,并没有他。

朱亮祖现在的地位已经相当高了,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永嘉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获赐铁券,子孙世袭。

三十四位功臣里,朱亮祖还排在了二十七位。

虽说是靠后的位置,但也已经相当不错了。

毕竟朱亮祖早年的时候还为元朝效力过,和朱元璋作战多次。

归降的,和一开始就追随的,总归是有差别的。

就好像刘伯温,若是一开始在朱元璋起家的时候就一直跟随,而不是半道加入,也不至于只获封一个诚意伯了。

现在北伐是大明

只要出征,那必然就有大功劳。

所以,但凡没有在出征名额的武将,内心都不是很高兴。

武将不是文官,整日建言献策都可以获取功劳和朱元璋的关注。

没有战功,什么都是虚的。

朱亮祖原本对于自己的地位就有很强的危机感,之前一直想去抱李善长的大腿,也是这个原因。

不过李善长没搭理他,只有胡惟庸走的和他比较近。

现在什么事都没有,这太平静了,对于朱亮祖来说,那就是煎熬。

大厅内,朱亮祖不断的来回踱步,脸上满是疑惑和焦急之色。

苏璟和朱元璋之间,到底是个啥情况?

自从那次早朝封了苏璟的仁远伯之后,便再没有任何的动作了。

苏璟仿佛被朱元璋遗忘了一般,根本就没在朝堂再提起过。

这样的事情,不仅仅是朱亮祖,几乎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很疑惑。

朱元璋费了这么大的劲给苏璟封了仁远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朱元璋对苏璟的殷切希望。

但偏偏现在没动静了,实在是太奇怪。

这就好像是钓鱼,钓位找好了,打窝搓饵等准备工作也全部就绪了,最后却是站在水边迟迟不下杆。

朱元璋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百官都在猜。

对于朱亮祖这样的武将,这种事就更难了。

“侯爷,胡左丞求见。”

此刻管家的声音响起。

朱亮祖立刻说道:“快请!”

对于自己的脑子,朱亮祖的认知还是很准确的,这不是自己擅长的。

很快,胡惟庸便来到了朱亮祖的面前。

“永嘉侯好啊。”

胡惟庸一见到朱亮祖,立刻笑呵呵的说道。

“胡左丞才是好啊,这又升官了,真是羡慕你们这些文官,只需要在后方上书就可以了,我们武将不打仗,那就没功劳。”

朱亮祖抱怨道。

他这人说话,是真的口无遮拦。

胡惟庸现在和他可是同盟关系,在自己的盟友面前还如此抱怨,完没有考虑胡惟庸的心情。

胡惟庸面色如常道:“永嘉侯说笑了,文官说的太多,也就是那样罢了,哪有你们这些将军出征来的风光,功名万人传颂。”

“胡左丞这话说的倒是有理,文官光说不做,在后世人的眼里,肯定是比不上武将的。”

朱亮祖脸上露出一抹自豪之色,对于胡惟庸的恭维,相当的受用。

胡惟庸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冷色,但旋即又消失不见。

朱亮祖这样的家伙,蠢的有点太过分了。

不过说话虽然不好听,但却也容易看穿心思,不用担心他算计自己。

“永嘉侯,我们还是聊聊你关心的事情吧。”

胡惟庸将话题给引了回来。

朱亮祖立刻道:“对!这陛下对苏璟,到底是个什么态度,胡左丞你帮我分析分析。”

果然!

胡惟庸毫无意外,朱亮祖的心思,真是和写在脸上差不多。

“永嘉侯,这事吧,其实很简单。”

胡惟庸淡淡道。

朱亮祖眼睛一亮,问道:“还是胡左丞厉害,这事到底咋回事?”

胡惟庸笑道:“陛下对仁远伯的喜爱,相信永嘉侯肯定是看的出来的,朝堂上下的文武百官也都看得出来,陛下对仁远伯抱有很大的期待。”

“等等!”

胡惟庸话刚开始说,这朱亮祖就打断了他。

“怎么了,永嘉侯?”

胡惟庸有些不解道。

朱亮祖说道:“胡左丞,你说苏璟就苏璟,称什么仁远伯,这不是长他人志气,没自己威风么。”

这……

胡惟庸没想到,朱亮祖竟然还这点事都计较。

这小子,对于苏璟的敌视,那真是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这要是以后苏璟真的入仕了,稍微挤兑一点淮西集团的朝堂位置,那恐怕到时候炸锅的人更多了。

“永嘉侯此言差矣,仁远伯乃是陛下所封,就算是陛下不在,我们也应该遵循陛下的旨意,你觉得呢?”

胡惟庸笑着看向朱亮祖道。

对于李善长和朱亮祖的话,胡惟庸毫无意外的选择了听李善长的。

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该称仁远伯那就是仁远伯。

那可是朱元璋在早朝上亲自当着文武百官宣布的,难道还能不认不成?

朱亮祖的脸色有些难看,朱元璋他是万万不可违背的,但苏璟他也是真真讨厌的。

“行,那你叫你的,我叫我的。”

朱亮祖稍稍妥协了一些。

以他的角度来说,他是永嘉侯,那是侯爵,而苏璟只是伯爵,直呼姓名倒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当然,这是只考虑爵位的情况下。

胡惟庸点点头,朱亮祖的言行他知道自己是约束不了的,那就没有纠结的必要了。

“咱们再说回仁远伯,现在的仁远伯,就在应天府呆着,陛下也没给他任何的职位,理论上来说,他除了是个伯爵,其他什么都不是。”

胡惟庸淡淡道:“但陛下从来都不是无的放矢之人,所以我推测呢,陛下是有着相当重大的职责,想让仁远伯来承担,现在不过是缓缓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