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接下来的工作(1 / 2)
对于投降的签军,张士勋有一套自己的章程。
缴枪不杀,优待俘虏。
想留,欢迎。
想走,发路费。
这一套俘虏政策,受到护国军从上到下的诟病,连李谋略也不例外。
“军主,你放他们走,万一他们又回到金军怎么办?我们不是白忙活一场吗?”
面对李谋略的疑虑,张士勋反问:“假如这些签军回到金军后,你以为金军会拿他们怎么办?”
“这……”李谋略被问得一怔,“如果我是禁军统领,大概、也许不敢把这些人都杀掉。”
“噢!为什么不敢都杀掉?金军的残暴,那可是出了名的。”
“人太多,如果把他们都杀掉,怕引起其他签军的反弹。金兵人少,还离不了这些签军。”
张士勋接着问道:“如果不杀掉,那么,这些曾经被释放回去的签军,还会被金军像过去那样使用吗?”
李谋略想了想,摇头道:“他们肯定会受到金军的猜疑。”
话说到这里,李谋略若有所悟。
张士勋耐心地给他解释:“把这些被俘的签军释放回去,对于金军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杀之不可,用之不宜,弃之抱怨,且人数甚多,会消耗金军的粮饷。”
“另外,释放的签军有了第一次的经历,再遇到护国军的时候,也是能躲则躲,不能躲就直接投降。”
李谋略也是聪明人,听完张士勋的解释,立马想清楚了其中的道理,“听您这么一说,释放俘虏的确是高明的好计策。”
张士勋则道:“所谓的优待俘虏,并不是说把人抓过来之后,简单地一放了之,本质上说,优待俘虏是一项政治工作——换句话说,优待俘虏政策的核心是教育俘虏,签军成分复杂,大多是强行征调的辽国汉人,他们也是金军的受害者,针对这一点,我们要向他们指出金军的残暴,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同时,要大力宣扬护国军的仁慈……老李,从现在起,我们认真把护国军打造成百姓的军队,想做到这一点,任重而道远啊。”
李谋略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
很快,护国军就下发了一份文件:
投降的签军俘虏,无论官兵,一律不准杀害,并予以优待。
愿当护国军的一律录用。
要回家的发给路费。
签军受伤的官兵一律给药医治。
带武器军需品投降的,重赏。
杀死金军或罕见前来投降的,重赏。
带领队伍前来投降的,升职重用。
这个文件一下达,护国军内很多人都不理解。
针对这些情况,张士勋专门的召集大小指挥官开会,不厌其烦地解释这项政策的好处。
最终终于统一了认识。
优待俘虏政策最终得到了认真执行。
抓到的签军俘虏很快被释放了,只有极少数人留下来加入护国军。
大多数人选择了离开。
毕竟,好多签军的家人在遥远的“辽国”。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动员躲进山里的百姓回家。
听闻金军被护国军消灭的消息,好多百姓都欢欣鼓舞,但对于护国军,他们还心存顾虑。
毕竟护国军不是朝廷的官军,而是来自太行山中的土匪。
多年来,百姓们也没少受到土匪们的祸祸。
为此,张士勋先后派出数批人员入山,向百姓们解释护国军的政策,但效果不大,只有极少数胆子大的人回到村子里。
这些人回到村子里后,亲眼见证了护国军纪律严明。
随后,越来越多的人听闻消息,也回来了。
不回来也不行,带去的粮食吃完了,再不回来就会饿肚子了。
等百姓回来得差不多了,张士勋把缴获的粮食和物质分发给他们,并且挨家挨户上门问寒问暖。
很快,张天师的大名在太行山脚下传扬开来,甚至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
护国军军纪严明的形象,也逐渐树立起来了。
也有违纪的。
擅闯民宅,抢掠东西,甚至奸y民女的。
对于违纪的士兵,张士勋毫不手软,轻者军棍侍候,重者砍头。
而且都是当着百姓的面。
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公开处决金军图和苏和哈铁龙了。
为了效果最大化,张士勋召开了公审大会。
马圪当附近十里八村的人闻讯后都赶过来了。
庄严的公审大会上,李谋略历数金军在马圪当以及附近犯下的罪恶,一件件、一桩桩,引起在场百姓的共愤。
当张士勋宣布判处敌酋图和苏以及哈铁龙的死刑时,全场欢声雷动。
图和苏和哈铁龙的脑袋很快被砍下来,并被高高地挂在马圪当村前的空地上。
趁着这个时机,张士勋在各个村子建立了基层组织——保甲会。
保甲制度是宋朝开始建立的,在王安石那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它是带有军事管理的户籍管理制度。
客观上来讲,保甲制度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统治手段,它的最本质特征是以家庭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而不同于西方的以个人为单位。
张士勋直接拿来用了。
不同于大宋朝廷下的保甲,护国军下的保甲制度突出一个“民”字。
来源于民,一切为民。
每个村都选出一个为人正直,具有一定威望的人为保长,这些保长直接向护国军负责。
这只是权宜之计。
张士勋的计划,待以后时机成熟,就彻底建立一套完善的基层组织。
要想成就一番伟业,这是必须的。
没有成熟、完善的基层组织,就不能够做到上下一盘棋,就不能够如臂使指,调动民众的力量。
对于这点,何蓟和李谋略都很不理解。
在他们的意识里,现在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壮大护国军的势力。
兵力越多越好,地盘越大越好。
张士勋没工夫和他俩解释这些,而是严肃地对他们说道:“老何,老李,你们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保甲制度必须严格地执行,不能有半点马虎。”
两人唯唯诺诺,对于张士勋,他们的尊重是发自内心的。
事实证明,凡是张士勋做的事情,到目前为止,似乎都是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