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章 五股道(1 / 2)

加入书签

第一次发现我还有点用处,是在小学六年级时。

五爷爷找上了我家,对我母亲说道:“挺子他娘,我串乡时遇到了一件怪事儿。我琢磨着,能不能让挺子这孩子帮帮我……”

九十年代,县城里的上班族,一个月工资才只有一二百块,更别说老家那样的穷乡僻壤了。

为了谋求生计,农村里就多了一种职业,叫做串乡。

农闲时候,总有些人骑着破自行车,挨个村儿里转悠,嘴里还唱喏。

后座上载着一个玻璃箱,里面挂满零零碎碎的小玩意儿,全是哄小孩儿玩的。

像哨子,高粱饴(一种软糖,类似于现在的QQ糖,不过味道天差地别),溜溜弹(玻璃珠),生字本(田字格本),铅笔小刀,廉价洗衣粉。

有的还在玻璃箱下加一个塑料泡沫箱,装上两毛钱的廉价冰棍儿,上面盖上白被子保温。

每次这些串乡人来到我们村儿,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儿最开心的时候。

一帮小伙伴儿追在车子后面,手里举着一两张毛票,喊着自己要买的东西。

那些没钱买的小伙伴儿,只能眼巴巴地站在一旁流口水,看着我们炫耀般地吃冰棍儿。

我的五爷爷,就是这样一个串乡人。

不过他是另一类,叫做货郎。

他靠着自己有门儿手艺,整天挑着个扁担,带着工具去串乡,专门做一些给人家磨菜刀,补锅底和水壶,修鞋之类的零碎活……

我母亲说道:“他五爷爷,有啥话就直接说呗,都是一家人,客气啥子?”

听到有用到我的地方,母亲也很高兴。

当父母的,又有哪个希望自己的孩子被隔离?

五爷爷吧嗒吧嗒抽了几口旱烟,把烟袋锅往鞋底上磕了磕,期期艾艾地开口道:“那个……前天哈,我去西边牛家村儿那圈子串乡来着,正好活儿比较多,一直忙活到晚上才回来。回来的时候太晚了,我寻思着图个近便,就没绕远道,从五股道回来的……”

一听“五股道”,我母亲立刻脸色都变了。

这个五股道,不言而喻,就是五条田间小路的交汇处。

在我们村儿西边几里地远的地方,就有这样一个地处所在。

五条分别通向各个村头的田间小路,弯弯扭扭的,如同手掌上的手指一般,在这里交汇。

自古以来,我们老家就有这样一种说法:五股道口多险地,活人夜间莫通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