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探望(1 / 2)
庄子离县城还比较近,出了县城约莫半个时辰就到了庄子上。
这个时节庄子上正是忙碌的时候,小花回去的时候,家里只有小兰还有一个婆子在庄子上,其它人全都下地干活了。
小兰要去地里叫李二郎还有二郎爹回来,被小花给拦住了。
“嫂子,我们一会儿还要回桃源村,在这里呆一会儿就走,您身子不方便,就别去喊我爹他们了,等我爹他们回来,和他们说一声我来过就行了。”
李二郎他们今天去的地头远,都是带了干粮去的,干到太黑才回来,小兰一想也是这么回事,便又重新坐下了。
“小兰呀,我看你这肚子,快到日子了吧?女人生孩子这事儿可凶险着呢,这几天你就别让二郎出去了,让他在家里陪着你,要不我让小花留下来陪你几天,你这一个人呆着,我看着也不放心。”
林老大媳妇儿看着小兰的肚子有些担心。
“婶子不用麻烦小花了,我娘前几天来了信儿说是明天就和我嫂子过来,我娘在我们村就是给人接生的,她在保准没事儿。”
小兰赶紧将自己的打算和林老大媳妇儿说了一下。
听说小兰母亲和嫂子都会过来照顾,林老大媳妇儿也算是放心一些了。
坐了一会儿后,小花让林长喜将带过来的东西都从马车上拿了下来,除了小花自己买的,林老大媳妇儿还给小兰带了两套孩子的被褥,这都是王雨箐怀孕后,林老大媳妇儿在县城里做的,用的棉花是新棉花,料子也是软和的细棉布,当时想着小花的嫂子快生孩子了,就给她也做了两套。
小兰看着这两床被子,有些爱不释手,这些正是她用的着的东西。
这些原是婆婆要准备的,小兰没有婆婆,庄子离娘家又有些远,她第一次怀孕生孩子也没什么经验,难免又许多不妥当的地方,小被子她就没准备,以为孩子生了和大人盖一样的就成,林老大媳妇儿准备的被子算是雪中送炭。
林老大媳妇儿还带了一些,她孙子穿过的小衣服小鞋子给小兰,这些衣服鞋子她洗的干干净净,看着和新的差不多。
林家条件越来越好,王雨箐娘家条件也不差,给孙子置办的东西都是顶顶好的。
“这是我孙儿用过的,虽都是旧的,但我都收拾的干干净净,前几天日头好的时候,还专门拿出来晒过了,你可别嫌弃。”
林老大媳妇儿亲自将包裹放到了小兰手上。
“哎呀,我怎么会嫌弃呢,感谢还来不及呢,我小时候穿的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的,这衣服跟新的一样,怎么会嫌弃。”
小兰这话说的林老大媳妇儿心里舒服,脸上的笑意也浓了一些,她又拉着小兰说了一些生孩子要注意的事情,要提前准备出来的东西。
林老大媳妇儿生过三个儿子,如今又有了孙子,无论是生孩子还是照顾孩子都很有经验,小兰听的很认真,生怕错过什么重点的。
虽然庄子上的妇人们,说生孩子就那么回事儿,没啥的,可小兰心里还是有些害怕的,只盼着娘亲和嫂子快些过来,娘家人来了,她这心里也有个底。
因为还要去桃源村,在小兰家里稍微坐了一会儿,大家便离开了。
小兰要出门来送,林老大媳妇儿和小花赶紧将人给拦住了。
小兰拗不过她们两个,不能亲自送她们出门,便喊了在院里干活的妇人过去送送。
这妇人以前也见过林家人,知道是东家,对她们也很是恭敬。
但庄子上的人平时也不太和外人打交道,还是有些社恐的,刚才林家一行人进来后,她就送了几杯水过来后,就去洗衣服去了。
今天她原本也要到地里干活的,李二郎担心小兰一个人在家,特意让她留下来帮忙照顾一下的,没想到还碰到了东家。
妇人搓着双手跟在林家几人身后,走到门口心里紧张的不行,我不知道说啥,就磕磕巴巴说了句,“东家慢走,路,路上注意安全。”
林老大媳妇儿正要上马车,回头和那妇人笑说了句。
“嗯,你回去吧,帮忙照顾着小兰点。”
“我晓得的。”妇人赶紧应了一声,不过她也没真的直接回院里,而是站在院子门口等着,等林家的马车消失在路尽头的时候才回了院。
小兰坐在院里的摇椅上,见妇人进来便问了一句。
“走了吗?”
“嗯,走了,我看不到马车才回来的。”
妇人一五一十地回答。
“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我把东西给你送回屋里去吧。”
妇人看了看院子里放着的东西,想着小兰一个人也搬不了,便开口道。
“那就麻烦裴婶子了。”
妇人四十多岁,年岁也不算特别大,但常年操劳,看起来跟五六十岁的妇人似的。
“这算个啥,多大点事。”
妇人摆摆手,便将东西搬起来送到了小兰屋子里。
小花给小兰带了一篮子鸡蛋,大约有一百多个,小兰从里面挑了二十多个给那个妇人。
“婶子,今天麻烦你了,这鸡蛋你带回去吃。”
“不行,不行,我啥也没干,就帮你往屋里搬了点东西,那又不费力气,怎么能收你鸡蛋的。”
“哎呀,你就收下吧,家里鸡蛋多,二郎原先收的还没吃完,这里又拿来了这么多,眼看着天气慢慢热起来,放着吃不了也是要坏的,你就拿着吧!”
小兰又将装着鸡蛋的小篮子往那妇人身边推了推。
那妇人筹措了一会儿,最终还是将鸡蛋收了下来。
“你饿不饿,我去帮你做个蒸鸡蛋吧?”
收了小兰这么多鸡蛋,妇人还是有些不好意思,想帮小兰做点事情。
“有点饿,帮我蒸一个吧,麻烦婶子了。”
“不麻烦,不麻烦,我现在就去做,我跟你说,我蒸鸡蛋可是有一手的,我孙子小时候最喜欢吃我做的蒸蛋了,就是现在也喜欢,我每次回去都会给他蒸鸡蛋。”
提起自己的孙子,妇人脸上一片笑,有些浑浊的眼睛都变的亮了许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