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9章 张代相上任三把火(1 / 2)

加入书签

送走了杨光华,张商英就让中书省的文书,叫来了自己在吏部的秘书,让两人帮着他处理几项紧急的事务。

张商英毕竟在中书省待过几年,算得上是中书省的老人,对中书省的人都很熟悉;再加上不管是在中书省做中书舍人,还是后来在吏部当尚书,对朝廷的政务和事务,都还是熟悉的。他仔细看了看,跟杨光华交接时,记下的整整两页纸的事项,一大堆文书材料,还有几项紧急事项,他便先把最近三天之内需紧急解决的工作业务和事项列在了前面,又把这几项分轻重划出来,再把涉及全国的一些文书材料也都按急缓和轻重程度分开并登记好,略加思考,便有了自己的应对之策。

他先对自己的秘书说:“十天之内,所有前来拜访恭贺和祝福的人,只要没有紧急公务,一律不接待,统统婉谢。”

晚上回到家,夫人和管家已经准备好了酒菜等着他。夫人说:“快到午时才得到相公荣升宰相的消息,中午你又没回来吃饭。这不,做了几个你爱吃的菜,家里人都要来给你道喜,妾身替你挡了。城里的亲戚都捎信来,说明儿要来道喜。”

张商英一听,就皱了皱眉,直接说道:“你们都给我听好了,任谁都不要让他们来。就说我说的,朝廷有规定,不准朝廷高官搞这些事。再说,真正来道喜的是有,可更多人是借着道喜的名义,来套近乎,要好处的。我张商英当上这个宰相,完全是皇上恩典照顾,杨太师力荐,没什么喜的,也没什么可贺的,一律不接受。特别那些带着仨瓜俩枣作喜礼的人,更不行。记住了吗?”

张商英是标准的学者型官员,一向刚正不阿,也讨厌庸俗的人情往来。虽然在外场上说话平和,但在家里人面前,很有威严,也确实严厉。所以夫人和管家,一听这话,都点头表示记住了。

张商英之所以给家里人和秘书这样要求,一是确实不喜欢那些庸俗的人情往来,更讨厌拉拉扯扯。二是为了给自己腾出时间,抓紧熟悉宰相职权范围内的业务和事项,抓紧把宰相需要协调处理的上下左右的各种关系理清理顺;腾出时间和精力,把几项紧急工作处理好;还有吏部的工作业务,尽管已经把日常事务和工作交代给了排在首位的侍郎,但他毕竟还是尚书,所以主要的事情还要由他来处理和解决。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张商英点的火可不止三把。但是他的火不是烧别人,而是烧自己。

送走杨光华之后,他几乎气都顾不上喘,就只顾忙。晚上,尽管夫人和管家专门备下了酒菜,他怕喝酒误事,就一滴也没沾,匆匆忙忙吃过饭就又回到办公室,一直忙到了深夜。这在他的为官经历当中,虽然不是第一次,但是这一次觉得格外紧张。毕竟责任太过重大,压力自然也大。直到把三天之内的所有重要事项和业务、以及处理办法都列明了才回家,可上床之后丝毫没有睡意,以至于这一夜仅仅睡了不到两刻钟。

第二天正好不上视朝,而是上常朝,皇上不需要出席,正常情况杨光华也不出席常朝。按照惯例由宰相主持常朝。前段时间因为杨光华兼任代理宰相,都是由杨光华主持的,张商英上任第一次主持常朝,杨光华自然还不能不来参加。朝会前半段,依然由杨光华主持。杨光华借着前一天皇上在视朝例会上宣布的委任诏书,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张商英的基本情况,又把皇上对张商英的评价重述了一遍。其实皇上的评价,内容大多是杨光华自己的话,只是借了皇上的名义,但是与会人员却知道是皇上的评价,也表明了皇上对张商英的信任和重视。

杨光华讲完话之后就把主持人的角色和任务移交给了张商英。张商英算是正式登堂入室,行使大宋宰相的权力了。

张商英根据前一天晚上考虑和安排的,在把常规性的工作业务作了部署要求之后,先让蔡攸把奇石珍木征集署的成立情况介绍汇报了一下,又让江上云和方庆分别将艮岳筹建前期准备工作的酝酿情况,也做了汇报介绍,童贯则重点汇报了他所准备要做的工作情况。这样,张商英就省却了会后再到这三个地方去逐一了解情况,督促检查的时间和精力。

杨光华坐在旁边,见张商英如此处理,不禁暗暗赞佩,在心里说,不愧是官场老手啊,办法就是多,这样既把几项重点工作业务做了部署安排,又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可见做宰相没有高超的工作艺术和巧妙的工作方法,要做好纷繁复杂千头万绪的朝政工作,真的是很难很难。显然,自己就没有张商英的办法机动灵活。

接下来,张商英分别就上述三项工作,及三部门的汇报情况作了评价,并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要求。然后,他就把杨光华说的成立鉴宝委员会或者领导小组的设想摆了出来,并直接明确,就叫鉴宝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会长,他宣布由杨光华担任,他本人和童贯,还有朱冲担任副会长,并且要求礼部派人抓紧到苏州将朱冲接到京城来,主持鉴宝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这又让杨光华耳目一新。特别是张商英挑选的这几个人,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非常的适合,特别是朱冲和童贯,在鉴宝方面,他们不仅懂行,是行家里手,是专家,而且他们在这些方面的涉猎面非常宽。他不禁觉得,让张商英任代理宰相,还是非常正确的。

这一切安排完毕,朝会结束。待众人离去后,张商英问杨光华,“太师啊,您看我这么安排、这样处理,行吗?您还有什么要求,请您指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