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1章 ..(1 / 2)

加入书签

滑溜溜的葵、翠绿的薇,伴着已经有点过火了的豆腐一起在火锅里面咕嘟咕嘟的翻滚,因为刚才看见后娘动用自家兵符就一直沉默寡言,食欲不振的阿石见状,也赶紧放下筷子正襟危坐。

只什么也不知道的顾小娘一双大眼睛滴溜溜的转,看后娘吃“学习的苦”,暗暗憋笑。

全德本来晚上也不吃这么杂,这么多,见状乐得他阿耶给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师妹一点点教训,一伸手,知他脾性的书童将早就备好的温水呈上,让自家郎君捧着看热闹。

还是顾毗见一头雾水的嫂嫂窘迫,帮她说了一句:“录公所教,言简意赅。便是如阿石小娘等稚子也是一听就明。可叹录公与毗都身不由己,不然毗定然天天厚着面皮蹭嫂嫂的课业。”

明着是替萦芯遮掩,说全塘把知识点说得这么低端都是为了迁就在场的阿石兄妹,实际是点全塘:

你天天在宫里,一共也没教嫂嫂几天,为师不教还要怪徒弟不明吗?

看了顾毗一眼,全塘并没放过小徒弟:“……,徒儿可明白二字区别在哪?”

“除了同表时间长远,恒字比常字,更多的强调不变。”萦芯把恒字代入刚才随口背诵的《道德经》第一句,忽然明白了前半句的意思:“所以,这句话是说,道可以说出来的部分,不是那个真正亘古不变的道……”

说了一半,后面那句她又卡住了。

欣慰于她的悟性,全塘继续给她讲述:“如面前的五熟釜,徒儿说叫火锅,若不做此用,也只是个小鼎,装满香灰,做个香炉也是它。可见万物之名,因人、地、时等不同,也变化万千。”

“所以,名可名,非恒名。意思是时下对道的描述、命名,与百年前或者千年后,可能都不一样。但是道就是道,不一样的名字描述的都是不变的道?”萦芯说着,见全塘点头,又不解的问道:“不是说道变幻无常么?”

“此道,乃是恒无生恒有之前。所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徒儿说的变幻无常,乃是道衍生的三千大道。二者虽同名,却是相生而成,正是名可名,非恒名啊。”

萦芯没听明白,不过这不妨碍她继续问:“我记得从哪看过,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那不就是一生二,二生四了?哪个对啊?”

闻言,全塘扫了全德一眼,全德微微点头,知道阿耶这是要他把《易经》课给师妹加上。

“这倒是说来话长,不过也不难。”全塘说着,身子一歪,是时伺候他数十年的近侍推过来一个小案,让他倚着。

“徒儿说的,出自《易经》。虽此处看起来与《道德经》迥异,实则正是二者互相印证。徒儿以为,那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是何意?”

萦芯想了想,拿起装着块豆腐的盘子,“这豆腐就是一,就是太极。”说着用筷子将豆腐拦腰夹断,“这就是二,也就是两仪。”然后她又将两块豆腐一起夹断,“这就是两仪生四象。对么?”

“徒儿啊,豆腐不管夹多碎,总归是豆腐。只是数量变了,本质没变。”知道小徒弟肯定不会背《道德经》全文,老头儿摇头晃脑的念了一段儿:“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强字之曰道。意思是:在天地出现之前,就有一‘物’存在。但是,它处于虚空无形的状态,所以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它,勉强给它一个名字叫做‘道’。而这‘道’出现后,变成了一切伊始的‘一’,而这‘一’出现的同时,便生出了‘恒无’和‘恒有’的状态。”

见小徒弟两眼发懵,全塘便说的再浅显一点:“譬如这五熟釜,在它成为五熟釜之前,它是铜矿,成为铜矿之前呢?它可能什么都不是,也有可能是任何物质。从什么都不是或者什么都是,变成了铜矿,它就好像成为了道,成为了一,成为了太极。而它既然成为了铜矿,就确定是铜矿,再不是木,不是水……由此,铜矿的有无有了区别,既恒有和恒无,也就是阴与阳。此谓一生二,太极生两仪。”

阿石傻傻的问:“那它怎么生三,或者四?”

“这二还没说完,先等等。”

并不生气他的打断,全塘笑呵呵继续解释:“说这铜矿有无两种状态,既然有铜矿,那么没有铜矿的情况就必然会存在。

一如美丑,既然定了分别,那么如果说这块铜矿美,势必是因为有另一块与它相比是丑的。所谓孤阴不生,孤阳不长,阴阳相生,就是如此。

而阴阳组合,便有了四种区别:阳阳、阳阴、阴阳、阴阴。这就是四象:太阳、少阴、少阳、太阴的由来。

若是铜矿来比喻,就是挖矿人挖到它,它存在;挖矿人正在挖,挖出来就存在,没挖出来就不存在;以及挖矿人挖错了地方,它不存在四个状态。而中间两个状态于挖矿人来看,都是相同的不确定的状态,所以也可以说是三。”

“哦——”可算听明白了萦芯大点其头,“而三生万物,就是这铜矿被做成的东西,可以是农具,也可以是鼎、武器。所以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象……”

全塘却摇头,“有偏颇。再想。”

“呃……”以为自己总算能把这场教学告一段落的萦芯闻言,头疼的盯着面前的火锅。

她想不出来全塘要的答案,她只知道自己一两个月内怕是不想再看见火锅了。

=====补作业======

全塘虽是客,可也是长辈,他撂了筷子,在场的都不用吃了。

因为怕烫吃得慢,眼看要一天饿两顿萦芯的气愤的抱臂沉思。

看着嫂嫂气鼓鼓的样子,顾毗因自己信奉、修习的是佛道一时没法给她提示,便想开口打个圆场。刚要张口,却见上首坐着的全德却对他摇了摇头,伸出一指指向门口地面。

瞬间领悟到嫂嫂面临的问题,恐怕就是道法传承入门的关键,顾毗立刻闭嘴,不再打搅,反而看着门口自行琢磨其中玄妙。

想不明白明明是顺着全塘的意思,为什么不对的萦芯,忽然记起前世做阅读理解的时候,老师三令五申咬不准答案的时候要多读原文,便在脑海里再抠了一遍刚才提到的内容。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不再再顺着说“三生四”,而是变成了“三生万物”……

许多书里写的三,其实也不一定是三,可能就是很多的意思,这倒也是古文常见的虚指文法。

那什么《易经》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到此按照全塘说的,对应《道德经》的一、二、三,那么如果后面都是这个顺序,“万物”就是“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相”的省略说法吗?

易经前面都是二的倍数,八卦后面应该是十六啊!怎么到八卦往后突然变成八的平方了?

等等!

还有最开始那句“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摸到了一点门道的萦芯突然坐直身子问全塘:“名可名,非恒名。是不是二生三和三生万物的生,不是一个生法?”

笑容见深,全塘继续问道:“区别在哪?”

“恩……”萦芯费力的组织语言:“前一个生是……是老子描述的,他观察到的……道的……进化!一旦恒无进化到恒有,二、三便同时形成。

后一个生是三的衍化!无论是万物、八卦还是六十四相,都是三、是四象的繁衍,其根本还是三、是四象!

包括写《易经》的人在内,他和老子认为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三的各种衍生,根本没有进化到四!他们也就没有写四的事情……”

她越说,全塘坐得越直,直至小徒弟说完,全塘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当浮一大白!”说着,还拍着案几催促他的近侍:“快快满上!”

全德也举着白水,笑道:“恭喜师妹踏入道学玄门。”

嚼着嫂嫂那句“根本没有进化到四!”顾毗也解了对道学这么多年的疑惑,端起饮子遥敬全塘:“录公不愧名师。请!”

鸭子听雷似的阿石也举起饮子,不明所以的跟着喝了一盏。倒是顾小娘把玩着喝完的空盏若有所思,好像有了点心得。

喝完这一盏,萦芯赶紧夹了一个红豆包塞进嘴里,恨恨的想:这么一会儿哀家的火锅和哀家的脑汁都要熬干了!明天那张椒要是敢拿任何学识上的问题为难她,她就拿“三生出来的四是什么”的问题为难死他!

无论如何,靠着前世仅剩的一点刷题经验,把全塘又哄高兴了的萦芯趁机吃了个八分饱,然后带着客人和儿女去只扫出一条幽径的园子赏雪、消食。

抛去所有外部的烦扰,披着鹤氅、一派仙风道骨的全塘;穿着滚了狐绒边儿的披风、浑身文气的全德和只着素锦两裆、文武双全的顾毗,老中青三代同时在被灯笼照得暖黄的雪中漫步,还真挺养眼的。

萦芯抱着小手炉,跟在三个谈诗论雪的男人们身后,缓缓前行。呼吸着沁凉的雪气,过载的脑髓可算清醒许多。

忽觉有东西打在背后的兔毛披风上,萦芯回头一看,干了坏事儿被发现的顾小娘机灵古怪的吐吐舌头,躲进了无辜的阿石身后。

莞尔一笑,萦芯没有说什么,回头继续前行,耳听得身后兄妹二人窸窸窣窣、窃笑难抑,想是打闹起来了。

及至到了园中岔路,顾小娘拽着阿兄往另一条路去,四个大人欣赏苍天重画园中景色的同时,听着不见踪影的孩童玩闹、嬉笑,心中都是一派祥和。

散到一处廊下,全塘从鹤氅中伸出手,接了两片雪花:“雪小了。”

萦芯知道,时间不早了,她得给全塘一个答复,便挥手让阿甜退下。

迅速把廊柱上的积雪全都扫去,让看园子的仆人将两个既能照明也能取暖的火炉安置到回廊两边,顺便让宾主四人都看清,暗处无法藏人,阿甜留下一个承托着一壶热水四个茶盏的大漆盘,带着所有李氏仆从退到远处。

萦芯亲手将四个茶盏斟到七分满的功夫,全氏父子的近侍、顾毗的书童也都知趣离开。

====冗长的有话要说====

写到这里,我要郑重的向各位宝子们澄清一下,全塘说那对道德经和易经的解释,仅代表全塘一人对道的认识。

他毕竟是个古代人,有一定的局限性。也许是对的,也许是错的。也许正如“道可道,非恒道”所说,道一说出来就不是道了。

就我本人来看,混沌生无,无生有,有为道,为一,一生二,二生三,说白了就是啥也没有的地方(混沌)有了个可以操作的地方(无),在这个地方画个点(有),然后点做运动画了条直线成为一维世界(一),然后一维世界运动成面变成二维世界(二),平面的二维世界运动成立体的三维世界(三)。

往后三维世界需要加上时间轴变成我们至今也没实际观测到的四维世界。而咱们这些万物啥啥的,都还在三维世界里,老子等先贤也想不到三往上的四维啥样,或者想到了但是我见识浅薄,还没拜读过相关内容。

总之,名可名,非恒名。就如我文中写的,千人观《道德经》有千千解。全塘说的和我说的都不一定是真解,或者只是我们盲人摸象,摸到了道的某一个部分而已。

另外,我本人看的也不是现在普遍流行的王弼版的《道德经》,我是在b站上看的孟凡军孟教授的《易简道德经》的视频自学的。孟教授是汇集了现今出土的楚简、帛书、汉简、河上公等七版互相验证着讲述的,深入浅出,零基础也能听明白。推荐有兴趣的宝子去看下~。

不过我本人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到现在也没看完。哈哈哈哈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