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幼年登基(2 / 2)
诸王见皇后和太子发话了,也纷纷为燕王求情。
兄弟情分在其次,无论皇帝是怎么想的,他们都
不能让皇帝觉得他们冷心冷肺,看兄弟倒霉却不说话。
朱棣深感委屈:“这可不关我的事,我还什么都没做呢!”
他刚刚登基,朝政还没料理清楚,哪有功夫去管宦官怎么样?
虽然日后的他出于某种目的重用宦官,但也是为了巩固皇权,谁知道孙子会整这一出?
朱瞻基尴尬地说:“用宦官,自然有我自己的考量在,王振聪颖,服侍皇子也不奇怪吧……”
他说不下去了,宦官服侍皇子自然不奇怪,可教授皇子读书,仿佛是有一些不妥。
刘彻若有所思地说:“宦官可以成为皇帝手里的一把刀,但前提是皇帝可以压制这把刀,若是不能压制,问题就来了……”
就像他任用酷吏一样,在某些事上酷吏远比普通大臣有用,而他也自信能够牢牢控制这把刀,等到这把刀失去利用价值,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抛弃。
刀锋利是好事,前提是不能反噬主人。
【王振为人狡黠,擅长察言观色,他本为落第秀才,颇通诗书,还在私塾教过书。传闻他觉得通过读书晋身这条道路太过艰难,便选择了一条晋身比较快的路——自阉入宫,成了一名宫中宦官。入宫后,朱瞻基对他颇为喜爱,便派他去服侍皇太子朱祁镇,朱祁镇对于王振非常敬重,不叫他的名字,而是称呼其为王先生。朱瞻基重用王振,大概是因为看重对方聪慧伶俐,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就是这个聪慧的宦官会给大明带来多大的祸事,而朱瞻基也来不及知道了。】
朱元璋说道:“看看,我早说过宦官是不能纵容的,这不就来了?”
汉唐宦官的祸事给了他警醒,因此他格外注重对于宦官的把控,哪怕大明有郑和这样的宦官,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
谁能保证这些宦官都是郑和,万一有几个赵高怎么办?!现在看来,这王振就是他们大明的赵高啊!
朱棣惊疑不定地说:“什么叫来不及知道了?”
徐皇后与他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眼睛里看到了对孙子的担忧。
莫不是朱瞻基出了什么事——?
朱瞻基自己也吓了一跳:“为什么会来不及?”
宫里的张太后手一抖,茶盏滚在地上,一向从容的面孔满是惊惧的神情。
来不及?难道她的儿子出了什么事?!
【宣德九年,还不等皇太子出阁讲学,朱瞻基就病倒了,这场病来势汹汹,不过几月便已病入膏肓。宣德十年,朱瞻基命令大臣们朝拜皇太子,两天后便驾崩,传位给不到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皇太子年幼,自然不可能亲政,国家政事被委任给三位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以及英国公张辅、礼部尚书胡濙。群臣请求太皇太后张氏垂帘听政,但张太后拒绝了此事,只是在背后协助年幼的皇帝。】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