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分地试点(1 / 2)
林清雅送走了司机师傅,又到学校上早读课。
这时没有严格规定上早读,是同学们自发组织,在校园内背诵单词,或者朗读课文。
林清雅背完了革命课文《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精神饱满的和同学们去食堂吃早饭。
近日校园里充斥着对峙,尤其是工农兵和大一新生,互相看不顺眼,发生口角,还闹到了各自在校园文刊上发表对立言论。
林清雅对这场面是敬而远之,这不过是时代造成的戏剧性。
而还有一件大事,近来全国媒体都在争相报道,那就是顶替案。
国家高度重视,给予蒋春红同学取消学籍,终身不得参加高考的处分,并采取了强制措施,至于判刑定量,还暂时没有结果。
这时网络不发达,这些信息也是通过纸媒传播。
大众等日报,甚至各省日报,都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
中央通过广播通报,成立了高考专项调查组。若经过调查,该考生的录取结果有误,可以取消顶替者学籍,恢复该考生入学就读的资格。
这次通报的范围之广,堪比恢复高考那天,全国所有媒体,都在统一播报了高考成绩调查热线,几乎全国上下所有考生,都在统一时间得知了此次事件。
经过全国范围内的发酵,已经不断有同学开始怀疑自己的高考成绩,开始向日报写信,或者电话联系教育部,查询高考成绩。
这么一来,还真查出了将近上百名同学,高考成绩过了分数线,但是没被录取上,被人顶替了成绩,已经在大学就读。
这其中绝大部分被顶替的同学,来自交通,信息都不发达的山区,有的甚至整个公社都没有一部电话,录取结果,只能眼睁睁等那封通知书送到手里才能知道。
整治肃清的风气席卷全国上下,整顿力度之大,将近百名学生,陆续在调查结果出来后,成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通知书,入学就读,相关涉事人员也受到了相应的惩处。
高考是最公平、公正的一条出路,毕业后包分配,几乎未来都是各事业单位的中坚力量。
高考历历在目,十年磨一剑的高考精神也终将延续下去,如今校园里生机勃勃,高考那股子拼劲还在骨子里攒着,互相较着劲儿学习。
林清雅下课回到家,又带一家人到街道办,给老家打电话回去。
周建明又说红旗公社被选为了大包干试点基地。
“川儿和清雅户口迁移走了,我们家总共七口人,按人头分,每人一亩五分地,总共分了十亩五分地。”
周秀云激动地缓不过来,“你说什么,我们家分了十亩地,这么多土地,都留给我们种?不过老头子你一个人在家,也种不过来啊。那交公粮什么标准?对集体提留又是个什么标准?”
周建明也说不出来具体的章程,“还是按产量交公粮。反正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最后才是自己的。”
具体的交公粮标准,还是要村里会计按产量才能算出来,毕竟分的土地质量不同,分为上等土,二等土,三等土。
周建明又说:“主要是这土地分下来,我要回大队种地,就不能在公社照看孩子了,你们想个办法,看让几个孩子跟我回大队住还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