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水太冷(2 / 2)
“嫌水冷没跳是真的。柳如是跳河也是真的,不过她可没淹死,事实上当场就被人救起来了。这对老夫少妻,事实上在投降清朝后,又一起生活了19年。不过柳如是最后确实是上吊自杀的,就在钱谦益去世一个月后。”
齐鸣插话道。
“额,这样的嘛?他们感情真好。”俩女孩脸上先是疑惑,然后就是一阵唏嘘。不管人品如何,女孩子对这种生死相随的爱情,总是充满了向往的。
这会儿再看这钱谦益的书法,那种厌恶的感觉都少了不少。
齐鸣看她俩的表情就知道小姑娘心里想的啥,他犹豫了下,不忍打破女孩子对爱情的美好幻想,所以也就没说。
但是这儿还有林轩这个大直男,他冷笑一声,开口道:“柳如是的死,可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悲伤过度,生死相随,纯粹是被逼死的。
钱谦益这人人品不咋样,学问是真的不错,他死前就在著书立说,但疾病来的快,也没个准备,便在临死前把自己未完成的作品,委托给了自己的亲戚,也是他学生的钱曾来完成。
但是这小子不地道,自己老师才死一个月,就拉上了其他钱氏族人,去向柳如是勒索钱财,地产,古玩,这女人也不愧是烈女,直接用上吊抗争。”
小鱼下意识的咬了咬牙关,这种事儿貌似不知道的好,甚至她觉得柳如是就在清军入关时,跳水殉国,更符合她的幻象。
林轩不去管两女的表情,而是再次看向齐鸣,问道:“怎么样?你那有什么头绪?要是实在不行,就算了。”
而这次,齐鸣却是认真的点了点头,沉吟道:
“嗯,这好像是高启的《上梁文》,要是他的,那倒也解释的通了!”
林轩,稍稍反应后,便反应过来,再次询问道:“高启?被朱元璋腰斩的那个?”
“嗯,就他。他就是因为一篇上梁文,被朱元璋腰斩,当时死的时候37岁,而且他是才子,行文风格潇洒不羁,和这篇文章也能对上。
而且钱谦益写这篇文章,用意也能解释。要知道高启的《上梁文》在明朝时期,是被禁止的,他敢堂而皇之的写,也就向清军展示了自己忠心。”
林轩的眸光一亮,要真是这说法的话,那这件东西的价值可不仅限于钱谦益书法这么简单,还能产生不小的附加值来。
他还在暗自欣喜的时候,也注意到两个女孩眼神里的茫然,对她们这年纪的姑娘来说,高启强肯定知道,高启是谁就两眼一抹黑了。
“高启是元末明初的诗人,才子。当时朱元璋慕名邀请他做户部侍郎,还让他参与编撰了《元史》,不过这人家境殷实,也有点看不上朱元璋这农民,所以辞官回家。
后来,魏观接任苏州知府,他到任后修缮了府衙。咱们古代人讲究,房子上梁的那天,要宴请宾客,祭祀先祖天地,有条件的还要专门写一篇《上梁文》现场诵读。
魏观把这任务给了高启,事情就这么个事儿。但是没过多久,就有人举报,魏观在张士诚的宫廷旧址上修府衙,这是要造反。张士诚可是跟朱元璋争天下的诸侯之一,这魏观也是不动脑子,把家挑在了那地方,那死的也不冤。
就可惜了高启,他在那篇《上梁文》里写了<虎踞龙盘>四个字,就被朱元璋认为这是在抬高老对手张士诚,贬低他老朱,所以下令腰斩。据说当时被腰斩时,高启沾着自己的血,在地上写了好几个惨字,啧啧,想想都有点瘆得慌。”
“措辞确实有不可取的地方。”齐鸣插话道,同时指向了面前文章上的<虎踞龙盘>,解释道:“这词用在这儿,对老朱这种疑心病重的来说,几乎就是明示了。
还有这句<“典灭王之基,开败国之河”>这句也算是在影射大明朝衰落,你别说,高启写这文章没准是真的在暗喻大明朝。”
林轩也是点点头,但却加了一句:“光这两条,还差点意思,更倒霉的是,谁让高启是苏州人呢?他要是没生在吴越地区,服个软,没准也不用死了。”
齐鸣点点头,确实是这样,要说清朝以前,苏州,上海,浙江这一片的人最讨厌的皇帝,那绝对是朱元璋,没跑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