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章 危难之间(1 / 2)

加入书签

竹竿打狼两头怕。

康延孝部是走在剑州哗变的,哗变后并没有出其不意,去追击前面的中军李继笈。

而是向后撤,撤到剑门关,然后自封西川节度使、三川制置使,并打着复兴蜀国的旗号,发布檄文,号召川蜀人民为川蜀的独立自由而奋斗。

一时间应者如云,三天时间,招募到蜀兵五万人。

看来民心可用啊,未来可期,康延孝大喜,心里踏实了很多,留下一万人守剑门,率领剩下的四万人一路向西,直奔汉州。

接到康延孝带兵返回西川的消息时,魏王李继笈率领中军刚渡过大渡河。

李继笈大惊失色,康延孝是先锋大将,勇猛无敌,除了郭崇韬谁还能制住他?

慌乱之中连夜命人砍断大渡河上的浮桥,防止康延孝带兵杀过来。

同时派使者星夜赶赴剑州,名义上是招抚,更多的是去打探情况。

开弓已没回头箭,造反又不是过家家,既然已经反了,岂是一个使者、一封书信能召还回来的。

一天后,使者又赶了回来,汇报说,剑州没见唐军一兵一卒,康延孝部已经率军撤回剑门关了。

李继笈松了一口气,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但很快又皱起眉头。

这厮自行反了,自己要派兵征剿才是,不然怎么向朝廷交代,怎么向父皇交代。

又是连夜间,李继笈紧急召见了任圜,火线任命他为西面招讨副使,率领骑兵一万,联合剑南西道节度使,前去平叛。

任圜这个人也不简单,长得儒雅风流,又熟读兵书,善于辩论,长于谋略,被晋王李克用看重,李克用做主将其侄女嫁给了任圜。

任圜先是跟着李嗣昭,在潞州防守中立下大功,后来还是追随李嗣昭,在胡柳坡之战中大胜梁军。

921年,镇州守将张文礼叛乱,诛杀了镇守镇定三十余年的赵王王镕,李存勖这个时候正在幽州与契丹激战,自己抽不开身,前后派出几名将领去镇州平叛,都被张文礼打败。

最后李存勖派李嗣昭前去征剿,就在快取得胜利的时候,李嗣昭意外的被暗箭射死在镇州城下。

一时间,镇州成了晋军名将的粉碎机,主帅已死,晋军人心惶惶。

危难之间,作为李嗣昭副手的判官任圜挺身而出,约束三军,号令严明,避免了镇州城下晋军的崩溃。

怎么破城呢?采取强攻看来不是办法,孙子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暂任主帅又熟读兵法的任圜改变了策略,命令三军将士向城中射箭,箭上绑着招降书。

这一招很管用,被围困多日的镇州军士人心浮动,开始一小股一小股的坠下城来,向晋军投降,

任圜一看时机成熟了,就亲自到城下,向张文礼喊话:“识时务者为俊杰,镇州孤城,能守多久?破城在早晚之间而已,何苦非要坐以待毙。若此时投诚,尚可保性命,尔等细细思之。”

张文礼最后的心理防线被击穿,打开城门投降了。

一席话胜过万千雄兵,李存勖大喜,盛赞道:“谁说秀才不能带兵?任圜真乃吾之周瑜也!”

李存勖称帝后,提拔任圜为镇州留守,知镇州府事,作为承德节度使郭崇韬的副手。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也许是文人向轻,两人同是儒将,以文人领兵,刚开始两人关系还不错,后来就很不好了。

郭崇韬伐蜀的时候,怕任圜在京城打自己小报告,就推荐任圜为魏王参军,随大军伐蜀。

郭崇韬被诛杀的背后,应该也有任圜的身影。郭崇韬死后,魏王李继笈就让任圜代掌三军。

又因康延孝造反,又是危难之间,任圜被火线任命为西招讨副使,全权负责平叛事宜。

疾风知劲草,国难显良将。

被天子盛赞为吾之周瑜的任圜,也确实不是浪得虚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