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19节 死得稀里糊涂的赵阿歌潘(1 / 2)

加入书签

他这一逃就带动了全军溃不成军,大家竞相逃命,丢盔丢甲,减轻重量,速度奔逃。

然而宋军紧追在后,乱箭射出,许多鞑军中箭倒下,伤口耻辱地在背后。

在这支鞑军后阵中有五百“真鞑”即蒙古人也,指挥官是阿拉坦巴特尔,意为“金子般的英雄”,确有几分武力,自恃其勇,其他人逃,他不逃,反而向前,成为逆行者,做着力挽狂澜的美梦。

他并不是狂妄自大,因为先前遇到宋军都不是他的对手,哪怕是赵阿歌潘的嫡系部队被挡住,只要阿拉坦巴特尔率领真鞑们出动,就无往而不利。

“真鞑”拥有强大的威慑力,即使是一些看似很有战斗力的宋军,遇到他们都是饮恨西北的下场。

事实上,蒙古人的数量并不多,他们的主要战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又或者是驱使并带领了众多部族,发挥部族的力量一举破敌。

比如阔端带领的伐宋西路军实际上只有四万多人,当中真鞑只占一半,队伍中充斥着大量的色目人、北方汉人等。

所以说南宋没有接受汪世显的内附是绝对的战略失策,他的归附并不是空手来归,而是带着地盘、军队和辎重来的,可谓是要地有地、要兵有兵、要钱有钱。地盘是秦州、巩昌一带,地域面积不小,地理位置也很重要,是进陕入川的重要门户。不光如此,汪世显的兵马也还不少,足有十万之众。

这批真鞑在之前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但遇到眼前的宋军,就见巧成拙了。

阿拉坦巴特尔去战孟家十一太保孟之昕,双方交战五合,阿拉坦巴特尔竟被杀得浑身牛汗暴出,只觉得对方的红缨枪一枪紧过一枪,他曾经引以为豪的勇武在这个宋人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在青居军序列中,孟之昕作为第三军的统制名声不显,虽然他的名次靠前,他是后加入的,不象第一军统制王双是老禁军,无论武力与资历都是响当当,第二军统制王坚是青居军的参谋长,其军长期充当孟之祥亲军,出入都带着他们,第四军是孟家十三太保孟之璋,乃是孟之祥的铁杆兄弟,第五军郭明亮是官二代,牌子硬朗,第六军统制孟牧劳是风云人物,标杆级人物,主要原因是他原为正宗鞑靼人归正,却为孟之祥所用,且忠心耿耿!

但要是小看孟之昕那就大错特错,别看孟之祥笑嘻嘻,麾下官兵们食用较好,实际上青居军是最卷的宋军。

原因很简单,比你强的人都这么努力,你还能睡懒觉吗?!

所以大伙儿都拼命地提高自己,练武、练兵、学习兵法,努力钻研,卷得不得了!

主将起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孟之祥带头卷,统制官岂敢落后!

现在孟之昕大展神威,一条枪使得神龙飞舞一般,杀得阿拉坦巴特尔苦于应付不迭,只觉得遮掩不来,可怜他竟然都不及叫上亲兵来帮忙,让他缓缓!

由于阿拉坦巴特尔威名所累,以前都喜欢单挑,亲兵们上前帮忙还被他骂,他的亲兵们眼瞎得很,还以为主子打得高兴,哪知他是苦不堪言。

阿拉坦巴特尔好不容易卖个破绽,虚晃一招,拨马就逃。

不想孟之昕骑术同样出众,双腿用力一挟,战马会意,倏地加速,直追阿拉坦巴特尔背后。

这时他的亲兵发现不妥,急忙上前想帮助主子时,孟之昕已经追上了阿拉坦巴特尔,一枪捅入其后心!

即使他身上背着厚厚的牛皮甲,也被锋利的枪头深深地刺了进去,再用力一旋,鞑军中有数的勇士阿拉坦巴特尔就此领了盒饭!

他的亲兵大恐,冲上前来,孟之昕当然不会自个儿与一群疯狗对打,枪尖一挥,他的亲兵们也拥上前去,与主将齐心协力,杀败鞑军!

连阿拉坦巴特尔都挂掉了,其他人更不用说,无不奔逃。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