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8节 史嵩之渡劫(1 / 2)

加入书签

事实证明,提拔孟之祥为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及时走完流程,让他走马上任是关键的一着。

九月初五,右丞相史嵩之因父亲史弥忠患病向朝廷请假看望,官家答应批准,下诏范钟、刘伯正暂领相事。

实际上史弥忠已经被史嵩之接至临安府以便照顾,更好地养病,终究回天乏力。

初六,史弥忠去世,赠少师,封为郑国公,赐给谥号文靖。

这是朝廷给史嵩之的体面,但史弥忠本身是进士出身,否则也得不到“文”字的谥号。

史弥忠这一归西,史嵩之最少得暂停职务三个月,这还不是朝廷夺情,如不得朝廷夺情,则要守孝三年。

因此史嵩之援引战时特例:马光祖未卒哭,起为淮东总领,许堪未终丧制,起为镇江守臣。企图自我起复。

一时朝廷清议大哗,官员们及至民间对史嵩之此举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其来势之迅猛,别说史嵩之挡不住,就连官家都无法为史嵩之作支持!

在史嵩之的老家四明,当时流传著这样十七字说:“光祖做总领,许堪为守臣,丞相要复起援例。”

那些反对史嵩之起复的官僚们做事不行,整人经验老到,首先是动用学生,引出朝廷舆论,营造出一种严重反对史嵩之起复的风潮,让官家投鼠忌器,不敢起复史嵩之。

这里的“学生”不是普通的学生,而是太学、武学和宗学“三学”学生,他们动用了临安太学生黄恺伯、金九万、孙翼凤等百四十四人,武学生翁日善等六十七人,京学生刘时举、王元野、黄道等九十四人,宗学生与寰等三十四人,以及建昌军学教授卢钺等人都上书论史嵩之不当起复。

指责他席宠怙势,殄灭天良,认定史嵩之“心术不正,行踪诡秘,力主和议,瓦解斗志,窃据宰位,处心积虑,居心叵测”。

他们对史嵩之的统治“专”愤愤不平,现在终于找到了宣洩不满的机会,于是导致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风波,而且这场风波越闹越大。

临安府“三学”学生久负盛名,战斗力杠杠,他们虽无权柄,但能量很大,影响力不小,发声让朝廷也不得不为之关切。

接着台谏上书,坚决反对史嵩之起复,尤以侍御史刘汉弼为最。

刘汉弼(1188——),字正甫,上虞人,28岁中举,29岁中进士,后调吉州教授、江西安抚司干官等职。

公元1240年,授权知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节制澉浦、金山水军。

1242年,召回朝中,升任兵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编修国史。

至此刘汉弼已进入南宋王朝中枢,站立在朝廷派系斗争的浪尖上,他的“忠君、耿直、置生死于度外”的高贵品行充分展示出来了。

他素来不畏权贵,搏击时弊不遗余力,他曾为理宗讲解“金华圣贤仁义之说,古今治乱之迹”,理宗听后十分欣慰,特授汉弼为监察御史。

赴任后,他忠鲠端亮,敢触权贵,以台纲久弛,疏三事,“定规抚,正体通,远谋虑。首论给事中钱相,巧于迎合,睥睨政地。直学士院吴愈不称其职,罢去之。又劾中书舍人濮斗南、左正言叶贲……”

刘汉弼除佞去庸,连点三把火,朝野震惊。

今年刘汉弼升为侍御史,为户部侍郎,站在更有利的位置上,拼命地反对史嵩之起复,引发朝廷大面积的附和之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