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6章 看到开头的“兰儿”二字,她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湿润了眼眶(2 / 2)

加入书签

蕙兰沉思片刻,斩钉截铁地说:“这不仅仅是证据,还是诱饵!”

宋氏浑身一震,恍然大悟地问道:“兰贵妃的意思是,物归原主,引鱼上钩……只是现在会不会晚了?”

蕙兰聚精会神地说:“今晚,端妃刚把信放到西墙根的砖洞里,就被你给拿回来了。然后,姐姐……就去找了端妃……既然姐姐是在西墙根附近遇到的端妃,本宫猜测,端妃应该是想去看看取信的人有没有过来,结果在路上被姐姐拦住了……

须臾,离宫便喧闹不止,直至适才才恢复平静。与端妃联络之人,闻得离宫之异动,定然不敢前来。

故而,此刻速速将那封信放归原处,应当为时不晚!”

陈同旋即起身:“微臣这便前去,将信放回原处,而后再遣人暗中监视……但凡有人前来取信,即刻将其擒获!”

蕙兰摇头:“确需派人盯着,但现下尚未到收网之机,不可擒获……欲擒故纵,让他取走信,顺利离去……端妃在信中责令那人设法让秋疫在宫中蔓延。

是以他见信后,定然还是故技重施。紧盯他,而后顺藤摸瓜。便能查清除了此取信之人,宫中是否还有端妃其他党羽。

同时,让太医救治端妃,然,留她一口气即可,无需令她恢复神智……再将碧霄殿原掌事宫女景心传入离宫,由她照看端妃……

切记,必须放出风声,让端妃的同党们知晓,端妃尚且活着,且太后极为重视,并未怠慢于她……唯有他们打心眼里认定端妃依然坚如磐石,我们接下来的计划方可顺利施行。

至于今夜究竟发生何事,端妃因何受伤,真实缘由,仅限于我们几人、值守的侍卫以及太后和她身边的心腹知晓,万不可泄露……故而对外,必须编造一个合理的借口……”

宋氏面色沉静,语气沉稳道:“既已让景心来伺候端妃,那她必会看到端妃脖子上的伤口……如此,便可对外宣称,是我刺杀了端妃,就说我无意间得知,端妃在抚养大皇子期间,虐待大皇子,对大皇子下毒,故而冲动之下,欲取其性命。此理由说出去,必无人怀疑!”

蕙兰深深地看了宋氏一眼,颔首道:“委屈你了……待景心来了之后,还需你演一出戏,让她对此说法深信不疑。”

宋氏微微颔首:“此事易耳,寻人将我门锁起,而后我便在屋内发发疯,砸砸东西,骂骂端妃……

这样吧,陈同将信于我,我对那砖洞熟悉,时辰不早了,需尽快放回原处,以免露出破绽!”

蕙兰赞许道:“如此甚好,你等兵分两路,陈同去正门口,交代今晚值守的侍卫,让他们紧闭其口……同时安排人手,暗中盯紧西墙根一带!”

陈同应着,将信递给宋氏。宋氏接过信后,细心地将纸笺抚平,将上面沾着的灰土掸去。

遂与陈同一前一后,快步离去。

宋氏和陈同出去后,思冰赶忙走来,扶蕙兰躺在床上,心疼地念叨着:“娘娘,这都夜半了,赶紧歇息会儿吧!”

蕙兰一言不发地倒在床上,微闭双眸。虽早已是精疲力尽,却仍无半点睡意。

她脑海中,一刻不停地思虑着、筹谋着眼前的这盘大棋。

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否则,不仅会前功尽弃,还会弄巧成拙,遗祸无穷。

正想着,外面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很快便到了近前。

蕙兰霍然坐起,对思冰沉声道:“思冰,去开门看看,可是宋氏或陈同去而复返?想必是有要事。”

思冰匆匆奔至门口,一把拉开门,探头看了一眼,又迅速回过头来,一脸惊愕,压低声音道:“娘娘,是候公公来了!”

“候公公?”蕙兰亦是诧异,他是慈宁宫的掌事太监,必是太后所遣。

“太后才走了不到半个时辰,这会儿又遣候公公来,所为何事?”

不及细想,蕙兰匆忙下床,整理衣衫,肃立于门口。

须臾,候公公已步入房中,一见蕙兰,便满脸堆笑,恭恭敬敬地道:“兰贵妃万安,太后命奴才将此匣送与您!”

那是一个小巧的木匣,蕙兰伸手接过,一时茫然,不明太后此意。

候公公喋喋不休道:“奴才还道这夜半时分,恐扰了娘娘清梦,太后却让奴才放心前来,言您定然未眠……

果如太后所言,既已送达,娘娘早些歇息吧,奴才也好回去向太后复命了。”

送罢侯公公,蕙兰捧着匣子回到屋里。

那匣子乃是精致的红木所制,上面还雕着栩栩如生的缠枝莲花。

她坚信,其中必是太后赏赐的首饰,遂小心翼翼地打开。

然而,她却呆住了。匣子里放着的,竟是两封未曾开封的信笺!

蕙兰定睛一看,刹那间,只觉热血涌上头顶。

封面上,是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兰贵妃亲启!

再熟悉不过的字体,正是……慕容复的笔迹!

她的心跳突然加速,手微微颤抖着,缓缓拿起其中一封,迫不及待地拆开。

看到开头的“兰儿”二字,她的泪水不由自主地湿润了眼眶。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