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1章(1 / 2)

加入书签

原本以为这个美食轩不好招人,没想到来应征的妇女还是蛮多的。

毕竟都是家庭妇女,这厨房里的伙计能有多难呢。再说董小漫都给规矩好了,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呗。

包子、馄饨、炒饭、炒面、蒸菜、炖菜、凉皮都是极其好弄得东西。馄饨面这个还是头一次听说,其实就是半碗馄饨半碗面而已。一共八种馄饨,四个荤的四个素的现包现煮。

包子跟馄饨其实是一样的馅儿,不过就是不同的做法而已。在卖包子的同时,还卖四种粥。小米粥、黑米粥、八宝粥、皮蛋瘦肉粥价格倒是不贵,是给舍不得花钱吃好东西的老百姓的。

除此之外炒饭跟炒面都是同样的道理,那面条是跟混沌面一样的面条。面质劲道,有嚼劲儿用的高汤都是粉料十足的。

凉皮这个时代还是很少人会弄好的,不过就是挺简单的头一天晚上就有人做好了而已。第二天妇女们开工的时候只需要去厨房领取,然后按照客人要求的分量拌好就可以了。

比较需要功夫的就是盖饭、炖菜跟大碗蒸菜了。盖饭要求米饭不能太软,软了会发粘不好吃。菜品要有档次高低之分,素菜荤菜都要分开。

当然有专门的人在后厨里给弄好菜品,不过董小漫特意嘱咐了一下。盖浇饭的菜一定要汁多味儿美,分量十足要求大碗。而盒饭里的菜一定要种类繁多,董小漫还特意做了后世常见的餐盘。长方形的木质餐盘,左边有四个同样大小的区域装四个菜,右边则是分成两部分。上面的盛饭,贵但是算起来还是蛮划算的。

蒸菜其实就是模仿后世的功夫菜,跟盖饭差不多。用罐子装饭菜,不过是一起蒸熟而已。菜有米饭的清香,适合不喜欢油腻的人吃。

最后的重头戏是炖菜,董小漫只让人架起四口大锅。分别做的是大盘鸡、鲶鱼焖茄子、干煸豆角、麻辣香锅。

这些一大早就会有师傅给炖好,不需要这些主妇们亲自来干。他们所要做的就是清炖一锅汤,冬天热汤夏天绿豆水而已。然后一盘菜配两碗米饭,两碗汤水就可以了。

至于麻辣烫,不会像后世那样种类繁多。也是骨头汤准备好的,案板上摆着三十来种菜品。你要什么我就给你拿什么,只要把那个笊篱给装满就行了。放在大锅里煮好了,另一个人根据你要求的口味跟你添加芝麻酱、醋、蒜汁、麻汁、辣椒酱。

至于上面说的麻辣香锅,其实就是一堆当天准备剩下的边角料们放在一起。用各种调料多放辣椒大火翻炒,最后小火收汤而已。

来应征的人很多,董小漫给予的条件算是比较丰厚了。其实就是每天五文钱,看着不多可是管了一顿饭。一天五文钱,十天五十文,一个月就是一百五十文,一年可以进项一两多的银子。

董小漫不着急有什么固定的人员,毕竟是家庭妇女么。再说也得看看员工素质以及人品,尤其是女人堆里有那喜欢挑事儿的。这样的人,是绝对不能要的。

平时的生意很一般,只有到了初一十五这样有活动的日子还是蛮多的。碰上什么节日的,也是好不热闹。董小漫心里想着总算是将后世那点快餐营销,弄到了古代了。

花好月圆三店跟济世堂二店,生意惨淡。尤其是济世堂的生意,那可真是赔本的买卖啊。虽然没有房租,可是还有成本跟员工工资在那呢。董小漫夫妻二人可是得养活着这些人的吃喝拉撒,待遇必须得跟一店齐平。

所以入不敷出,这让二郎很是上火。好在济世堂的总店生意好的火爆,完全可以弥补这些东西。

随着园子逐渐完善,关注张家的人也越来越清楚这夫妻两个在干什么。董小漫跟二郎都不是张扬的人,并不喜欢让太多的亲人进入家族生意。

一来是受了张阿花跟大郎的打击,二来呢是因为小刚跟三郎根本就脱不开身。

三郎现如今得一边读书准备继续考试,及第园那边就彻底交给他了。楚离先生准备走马上任,虽然还不知道他到底会去哪里。

坤姐儿刚刚生了孩子,家里开销虽然不至于让她出来工作。但是董小漫体恤弟弟,加上自己手下那么多的地跟佃农还得有人打理。花好月圆跟济世堂的生意,也得时常去看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