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9章 朱棣 这么便宜(1 / 2)

加入书签

“瞻墉,这治国要是如此简单,那么让所有百姓都去当商人就得了。你以为鞑靼人手中的刀剑是吃素的吗?”

朱瞻基显然是不认可自己弟弟的意见。

作为曾经跟随朱棣出征大漠的皇太孙,他觉得自己对于草原问题应该是更加有发言权的。

但是今天的场面,却是感觉自己的存在感弱的不行。

这自然不是他想要看到的场面。

“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治国也没有那么难。无非就是要协调各个阶层的利益而已。我们跟草原上的问题,归根结底其实也是利益问题。只要让草原牧民的利益跟大明的利益紧紧地绑定在一起,那么他们自然就没有反对大明的动机了。”

朱瞻墉的观点放在这个年代,显然还是非常特别的。

特别是那种动不动就谈利益的做法,让朱瞻基很不习惯。

哪怕是朱棣,也没有办法完全接受。

“这个东西争论是争论不出结论的,只能今后慢慢的看事情的发展往哪个方向前进了。走,我们去几个商铺看一看,打听一下什么生意最挣钱,打听一下香料、茶叶、盐巴的实际价格。”

朱棣不想看到两个孙子在那里争执。

他也不想表态自己是支持谁的。

反正太子都还没有继位,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必要去讨论。

对于朱棣的提议,朱瞻基和朱瞻墉自然都没有疑问。

一行人去了附近几家比较大的商铺,观摩了一番。

他们几个看起来就像是大主顾,商家倒是颇为热情,详细的介绍了相关货物的情况。

“瞻墉,这里的胡椒价格怎么感觉跟南京城的价格差不多呢?难怪生意那么好。不过这样子亏本挣吆喝,没有什么意义啊。”

当朱瞻基了解到这里的胡椒价格的时候,立马就觉得自己找到了反驳刚刚朱瞻墉说的香料的事情的把柄。

商人前往草原,肯定是奔着挣钱而去的。

如果不挣钱,或者挣钱不多,那么去的商家就不会多。

在朱瞻基看来,那么多商人来到草原上,必然导致恶性竞争。

最终只是让牧民得到了好处,大明想要的东西却是未必如朱瞻墉想的那样子。

“大哥,你估计有段时间没有去南市街了吧?”

“也还好哈,半年前我去过。”

朱瞻基不知道朱瞻墉为何会这么问。

在他看来,自己半年前去南市街了解过一些商铺的情况,这就足够了。

难不成半年时间,商品的价格还能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嘛。

“胡椒这个东西,在洪武年间的价格,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但是自从郑和下西洋之后,价格就有了很大的下滑。”

“到了最近一年,由于旧港那边我们大明的商家越来越多,广东那边也有大量的商家前往南洋做买卖。”

“其中又以做香料生意的商家最多。这么一来,南洋的桂皮、胡椒、肉豆蔻、八角等各种各样的香料,大批大批的进入到我大明。”

“相对应的,价格自然也是快速的下滑。大哥你半年前在南京城了解到的价格,跟今时今日的价格已经完全不同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