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老家来人(2 / 2)
姜青黎起身开门,只见许久不见的贺大丰站在门外,一脸风尘仆仆,姜青黎连忙让人进来。
“大丰你怎么来了,快进来,李婶儿谢谢你,这是我们老家的邻居。”
李婶摆摆手,“嗐,谢啥,邻里邻外的,认识就好,我先回去了。”
自从姜青黎给了李婶儿小儿子一个小建议,让李婶儿小儿子有了营收又凭本事儿自己娶了媳妇儿,李婶就对姜青黎热情得很。
原来李婶小儿子是去年广大回城知青中的一员,李婶小儿子自小不喜欢读书,好不容易念完初中,宁愿包袱款款下乡也不愿继续读高中。
下乡之后才知道原以为读书苦,没想到下乡劳作不比读书好多少,于是在乡下苦哈哈熬了好几年。
这一熬就熬到恢复高考,可惜就他那三脚猫的功夫,看见书就头疼,想通过高考回城无异于做梦。
为了回城只能另辟蹊径,刚好回城政策放宽,村里也不想再让知青们分薄了他们的粮食,不过大队长不放人。
李婶小儿子知道大队长是个贪财的,于是悄悄给了大队长二十块钱,便顺利回了城。
以为回城后会奔向新生活,可惜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回到家房子被侄子占了,工作也没有,幸好还有每月的供应粮。
李家大嫂以为小叔子以后就在乡下过了,没想到竟然还能回来,眼见小叔子的房子占不到,天天在家里摔摔打打,指桑骂槐。
李婶小儿子也不是个能受气的,也不管什么嫂子不嫂子,只要说他一句,他总能不软不硬地顶回去。
知道隔壁住了三个大学生,李婶小儿子有一回就大着胆子过来,问姜青黎现在跟别人那样把乡下的东西拉到城里卖挣差价可不可行。
姜青黎只是点拨了两句,“这一行现在已经饱和,再进来也没什么赚头。
你可以从大家的日常生活出发,看除了吃的,大家还缺什么。”
没两天,姜青黎就发现李婶小儿子开始兜售针头线脑,原来他初中有个同学在纺织厂上班,纺织厂里瑕疵布、碎布头之类的不少,又通过同学认识了其他门路,开始做起了买卖针头线脑的生意。
一开始,李家大嫂还怕被连累,被人看不起嚷嚷着要分家,后来随着李婶小儿子越挣越多说话声就越来越小了。
李婶小儿子也是个有能耐的,这段时间挣了不少,还娶了刚从下乡回来也没有工作的女同学。小夫妻现在每天早出晚归,感情好着呢。
贺大丰神情有些紧张,他下了火车后在火车站附近的招待所住了一晚,今天才拿着陆青青给的地址一路照过来。
看到这栋气派的院子,贺大丰不由紧张起来,“大嫂,我,我来看看青青。”
姜青黎侧身让他进来,“大老远过来,累坏了吧,先进屋,青青,快别忙活了,看谁来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