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章 焊接管生产线(1 / 2)

加入书签

一路上思索着,开车回到了办公室,尤凤霞把泡好的茶端了过来,声音非常温柔:

“秦川刚才过来了,看来是有事儿找你。”

王胜文坐下喝了一口茶,然后指了指文件橱:

“知道啦,谢谢你,你泡的茶真好喝,我刚才去了趟火车站送他们出差,还真就渴了。

把那几份立式车床、铣床、镗床的图纸找出来,我出去在车间里转转,回来要用。”

说着走出了办公室,来到徐勇他们组装埋弧自动焊的地方,一看他们已经差不多快完成了,于是问到:

“怎么样徐勇,差不多组装完成了?咱们这个项目的重点,不在埋弧自动焊机上而是在进口的那台薄板钢管成型机上,那可是德国的设备,虽然我们前期只用了轧制薄钢板的部分,但是钢管成型部分才是设备的重点。”

“那我们还得需要操作轧钢生产线?”

“那倒是不用,你只要研究一下钢管成型部分的工作原理,然后教会他们怎么使用就可以了,你去找孙厂长,让他和你一起研究,到时候我和你们一起过去操作。

组装那套设备的时候,我都已经安装好模具了,这套模具,是生产四分之三英寸的钢管用的,适合于三毫米厚的钢板。

还有两种模具,分别是一英寸和四英分管,这三种管件,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管件,以后生产的批量会很大。那条薄板生产车间还有空地,我会建议改成专用的焊接管生产线。”

徐勇不知道王胜文为什么跟他说这些,连忙问到:

“那我们组装完了这三套,还要再继续干?”

“继续干,当然要继续干,但我的重点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让你了解整个焊接管生产的工艺路线。焊接管的生产成本可比热轧无缝钢管低太多了,以后应用非常广泛,你需要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才行。

还有,连接件的生产也要了解,都是铸钢件,铸造车间干起来很容易。套丝工具的图纸我也给了孙厂长了,你们把焊机做好了就做连接管件吧。”

“师傅,您说的批量大是多大?”

“很大,如果是自来水管和石油管道用,那整个红星轧钢厂的所有钢材都不够用。”

“啊,这么严重?那咱们可就厉害了。”

“轧钢厂肯定不能发展成钢管厂,不过徐勇你想过吗,你父母那里要是也搞这个,会是个什么局面?”

“这又不是军工产品,他们怎么可能干?”

“其实兵工厂也不一定光生产军工产品啊,民用产品也跟重要,比如石油用的输油管道,那可是关系到国家战略的产品,只靠人工焊接太慢,质量不稳定,靠从国外进口,人家卡脖子啊。”

“师傅,你是说让我……”徐勇的声音非常急切。

“既然帮,就要帮到底。

你把这些技术掌握了才能帮到他们,让他们和无缝管生产一起上,用两条腿走路,很稳健。”

“师傅,我明白了,您是想帮他们把这两种产品都弄起来吧?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在这边搞无缝钢管生产?”

王胜文笑了笑:

“你想得美,什么事儿都让我们试验好了,让他们照搬是吧?问题是我们生产了无缝钢管卖给谁去啊?红星轧钢厂整体转军工厂根本不可能。

咱们这里,虽然叫红星试验厂,可不是什么东西都能试验的,你试验一门大炮试试,分分钟把你枪毙!”

“要不我让我爸爸妈妈回来一趟跟你详谈?我妈是工程师,她原来还在苏联培训过两年呢,你说的这些,她应该能听明白。”

“那倒不用。

这样你写信过去,让他们弄清楚我们国家现在使用的是什么规格的石油输送管道,我跟你说啊,咱们这种埋弧自动焊焊机特别适用于焊接大口径螺旋管,他们如果能接到国家的订单,那我们可以马上为他们提供焊接设备和焊接材料,甚至螺旋管生产用的卷管机,我也可以给他们提供图纸。”

“啊?这么重要的事情,要不我亲自跑一趟,跟他们说说清楚?”

“你急什么啊,先把设备弄好了再说,我看你们几个,也用不了几天时间了吧。”

“孙主任回来之前我们就能完成了,完成了我们就去研究焊接管生产线。”徐勇回答。

“那玩意儿没什么研究的,人家都是现成的,只是我们以前没用而已。

到时候我带你们操作一遍就可以,保证两天你们就能上手。

好了,你们忙吧,我去找秦川还有事儿。

对了,见到孙厂长让他去我那里一趟。”

王胜文打定主意,把所有焊接管的生产工艺流程,用打印机打印出来做成手册,如果有需要,就让他们慢慢干吧。

等焊接管生产出来,再让苏局长过来参观。如果苏局长看好这种产品,那就再建个钢管厂,反正现在煤炭产量上来了,钢铁冶炼也会很快发展起来,以红星轧钢厂的设计生产能力,如果三班倒生产,恐怕是现在轧钢能力的三倍都不止,完全能够满足钢管厂原材料的供应。

钢管是冶金行业的次生产品,老百姓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甚至建筑业也普遍使用。直到2030年,中国焊接管的产量仍然是遥遥领先于世界。其他的不说,一个自来水输水管线,支撑了多少城市的扩建,一个钢架管,支撑了多少高楼大厦的建设?

这个功劳,别人还真抢不去,因为现在这个时期,人们甚至还没有这个概念。

好了,等产品出来,让苏局长和李厂长去忽悠市领导吧,反正这种事儿,他们最拿手。

要是他们能让四九城用上自己生产的自来水管线,那苏局长的功劳可不小。

根据王胜文的记忆,好像四九城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从铸铁输水管线改造成大口径螺旋管输水管线,现在可是整整提前了接近三十年。

如果是把这种工艺扩展到全国呢?会不会让全国各大城市都会变成一个大工地?

解决了供水和钢架管问题,那高楼大厦会不会提前出现?

到时候设计一个试试,反正吊车和空心砖那玩意儿更好弄。

全国成了大工地,那大家忙着干活儿,是不是大运动就不会来了?

王胜文在这儿意淫:大运动不来,那中国就没有“失去的十年”,到本世纪末,赶超英美的目标,或许就能够实现。

(当然是意淫,社会的发展,仅仅依靠生产力的发展,还是不能实现,还有个体质的问题。)

带着秦川和小李子回到办公室,把尤凤霞找出来的图纸摊开到桌面上:

“这次,不让你们几个出差,也有一定的目的,徐勇在那儿搞焊接管生产线,你俩的任务就是这些。

你俩也是我的第一批徒弟了,该自己单独承担些项目了。

这是为我们试验厂今后发展用的设备,我希望你俩能够把它们做出来。

铸钢件我已经提前安排铸造好了,就在机加工车间南边那个空地上放着呢,你俩待会儿去看看。

然后需要的配件,该加工加工,该外协外协。

你们组织好人员开始干,焊材厂那边的厂房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建起来,把焊条生产线和制钉机的生产稍微放缓一下,就每个小组抽十五个人吧,三十个人足够了,选钳工技术好点的。

图纸你们拿去,我这儿还有。提前看好图纸,不明白的地方再来问我。”

小李子说到:

“师傅,我们一定努力,但是您那电动工具送我们一套呗,就是张岩臣他们拿走的那种,那玩意儿可是宝贝。”

王胜文随手从橱子里拿出一套递给他:

“这玩意儿可不是什么宝贝,等孙伟回来,我让他再安排做个几百套,这东西和你们平时用的改锥、扳手一样,都是一种工具而已,只是这种电动工具,效率更高一些,特别适合于在生产线上使用。

来,秦川,你也拿一套。”说着又拿出一套工具递给秦川。

于是两个人同时打开箱子在那儿摆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