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二章 匪夷所思的世界级名画(1 / 2)

加入书签

搬完家具,库房里剩下的就是大量西洋瓷器与油画:特别是五十年代第批入库的那些,因为经过特殊时期的原因,原始的入库登记账簿早就已经遗失,农馆长也正好乘此机会进行清点。 Δ阁 n

“2世纪英国工业制瓷花瓶,最多1块对,人民币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意大利水晶玻璃托盘,对5元3年代欧洲日用瓷套,3块,这东西怎么到我们仓库了谁要谁买回家去,还新的能用”

东西流水架样从农博升眼前过,听他那快的鉴定和报价简直就是种享受,这水平杠杠的,基本几眼过。

有时候还会停下来同张楠交流几句指点下,这样的机会可不多,。

大批量的西洋瓷器玻璃器出库,便宜的基本上就被员工们买走了。

如今在工艺品店买对放水果糖果的仿西洋式的玻璃托盘也要个二十来块,这工艺都还没眼前的这些好1来年前意大利产的水晶玻璃,展览馆员工当然知道那玩意5块钱还是值的。

虽然如今工资也就百多点,但就算国产普通瓷器玻璃器这些,同2年后的白菜价不同,目前还是比较贵的。

所以就算农馆长爆出几十上百的价,工作人员也基本上是全部买走。

张楠这会可不会同展览馆的人争小利,乐得看热闹传说中才听说过的2年前处理西洋货的“盛况”再次出现,而且这场面估计再也不会出现了。

“你不要”看到张楠就看热闹,农博升忍不住问了句。

“你不也是没买嘛。”张楠笑着回答。

“我是2年前买的太多了,那会几分几毛钱件,你看我们这的几个老家伙都没动,家里都有不少,留给年轻人,这会这些玩意放家里时髦。

这两年开始看重这些东西,家里那位把我习惯吃饭的那套家伙都收了起来,更别说当初买来插花的花瓶。”

“表姐做得对,也许十年后就值大钱”

农博升的老婆是项伟荣的表姐,张楠这称呼也是随棍上。

农博升也没出言反对:当初收缴大量的西洋物品,东西好不好看大家看得出来,是不是珍品这个问题上全甬城也就他是个明白人。

那会那么多好东西都是白菜价,农博升就算人再古板,也总会挑些好货色自个用或拿来送人。

张楠知道,表姐和表姐夫结婚时,农博升就送了些西洋制品当礼物,当然是过日子能用的那种。

比如那对珍贵的威尼斯水晶玻璃贡盘,可不是刚被买走的那对5块钱的托盘能比的。

这时搬货的工作人员从个木头箱子里拿出个怪模怪样的花瓶,张楠看到直接苦笑了下,顺便看了眼农博升。

农博升也看到了,直接道:“你就别想了,这东西能进展厅。”

听这话,张楠彻底死心:自个眼看出那玩意不是纯粹的西洋货,是个“土洋结合”的器物。

整整仓库不上不下的西洋货,这会好不容易出现个感兴趣的,结果还是个能进博物馆展出的,小小郁闷下

“西欧鎏金铜镶嵌明代龙泉窑青瓷四方花瓶,具有代表性的出口瓷再加工产品。”农博升鉴定完,对着边上人道:“小陈,归档入库。”

得,没大家什么事了。

这是类在华夏人看来很奇葩的工艺品:西方的工匠用自己的手艺,在当初进口的华夏瓷器外边包了个挺别致的雕刻精美的铜架子,反正这感觉是华夏人看着别扭西方人顺眼。

外来货特别多,甬城展览馆里的这种特殊情况,估计只有沪上有类似之处。

解放前在甬城有不少的西方各国的办事机构,张楠估计展览馆这个大院子都有可能是外国佬造的都不定,处处透着股欧洲建筑的味道。

在同条街上这遗留的西式建筑还有不少,教堂都有。

当初有不少西方人生活在甬城,他们带来了很多西边的东西,而且上百年的影响之下,甬城当地人中间在那会都有不少习惯了西式的生活。

当初切不合时宜的外国玩意不是被销毁就是进了展览馆的库房,特殊时期又销毁了批,留下的其实都还可以。

当所有西洋瓷器清理完毕,张楠就买了对花瓶:19世纪后半期法国的东西,蓝色主调,用来当摆设不错。

这会都已经是中午,不过农馆长决定再接再厉,抓紧时间清完库再说,只给了大家4分钟的吃饭时间。

张楠几人也是在食堂混了顿,看到展览馆工作人员毫无怨言:大概大家各有收获,而且都明白今年年终福利估计绝对丰厚。

刚才大家的工作劲头都不错,有好处就有干劲

吃过饭继续倒腾,就剩下两堆共百来幅油画:其中部分是农馆长当初不让烧掉的,另小部分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是最早送来展览馆的批收缴的西洋物品。

“很多宗教故事画,都是边上搬来的”库房里张楠别看边说。

“说透了没意思,差不多吧。”

农博升也在看画,他都也有个几年没进这里,需要仔细查看下。

靠外头的堆都是特殊时期的查抄的油画,虽然都有作者的签名,但不少连农博升都需要找会签名在哪,找到了都还认不出想不起作者是谁。

也许这些画家没多大名气,加上油画那隐晦的签名方式,这些画作的作者是谁还真不好认。

因为油画签字签名与国画不同:国画可以大张旗鼓以书法形式签名落款,填补画面空白,再盖上名款印章完善整幅图画;

油画般是隐藏签名:隐隐约约似有似无,既能辨认又不引响画面。

有的画家将名字签在画面的“道具”或花纹之中,使其与画面融为体:如荷尔拜因在阿麦巴赫像中的署名就写在背景树上的块木牌上;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署名是在远处倒斜的木头上;谢洛夫的少女与桃子,署名在右下方近于台布的地方

很多还是姓名简写,甚至有些签名就两个字母

外头共52幅,大小都有,“你要不要”

“什么价格”

“1美元幅,全归你。”

张楠白白眼:“美国的旧货市场没名气的画家旧画5美元幅的都不少,你这是漫天喊价。”

“不要拉到。”

“要,干嘛不要或许有个小有名气的你认不出来都不定。”

“我说小张,我离开苏联都已经三十几年,认不出来很正常,你就当撞运气得了。”

张楠其实也是这么想的,“那你得给我开证明,这些我得带出去让懂行的人看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