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二封笺(1 / 2)

加入书签

吴名真的只是一个小角色,在茫茫人海中一丢就绝对找不到的那种,更何况还取了个“无名”的名字,任谁听了也会一笑置之。但是所幸他有一副好嗓子,虽不适合唱歌,但是在演讲主持方面却是老天爷赏饭吃。由于这个有点,他被先生看上了。先生本来也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学者,一副儒生做派,一年到头都是长衫,事实上他却也是爱极了古典文化,以至于省吃节用,攒下一笔钱,在某书院旧址上重建了一个小院,号曰九州书院,收十余个孩子念念唐诗宋词,粗茶淡饭配上一院美景,倒也乐得安闲自在。

那院子建有一间积善堂,积善堂没有那么大,自然也没什么皂荚树和叫天子什么的,至于何首乌和木连这些名贵的药材更是听也没听说过。但吴名当时还小,自然也有自己的乐趣。

一座梅林小筑,怎能没几株梅树?又怎能仅有几株梅树?有花、有草、有树、有鸟虫鱼虾,有小池闲亭,不说什么兰亭雅致的文墨之事,单说这西瓜虫(即鼠妇)便有好些事儿可讲。

一到晴朗的春天,蛰伏了一冬的的大虫子小虫子都涌了出来,从泥土间源源不断的爬出,如同一支支侦察队,三五成群,却从不消失。也用不着什么工具,便只卷起裤脚,蹲在草丛边上,寻觅着那小小的身影。

初生的小虫是灰褐色的,身子还很扁,一大堆腹足扒拉得很快,这时它的身子还不能蜷曲起来,若是遇到危险,只能自求多福敌人爬的比他慢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日光浴之后,西瓜虫们就穿上了一层坚固的外衣,它们的甲壳逐渐发黑,发亮,一道道的条纹也越发清晰起来,体型自然也是越来越大。

但在“防御系统”完善的同时,他也就更容易被捕食者发现了,尤其是类似于八九岁小男孩这样的生物。吴名常常用指尖轻点一下鼠妇的背部,让他蜷成一团(圆滚滚的样子确实是像极了西瓜),然后再轻轻捏住两侧的缝隙防止其滑落,再转移到另一个手掌中托着,运气好的时候,不一会就收获满满。看着他们努力爬行或跌倒的样子,当时觉得好玩好笑,现在想想,多像当时的人们自己:受打压,遇困难,但是总能爬起再来。无论这前方磨难来自人,还是来自天,凡不能杀死我的,都必将使我变得更强大。

时间是最不等人的东西,晃眼间七八年便过去了,或许是厚积薄发的缘故吧,这所长久以来不温不火的小小九州书院突然就出了名,四境之内都好像知晓了先生的大名,原来的梅林小筑自是容不下纷沓而来的人群,先生只好把“家”搬来搬去,这座小院也只留与几个内门弟子生活了。

学生自然很多,但能称上弟子的实在是没几个。无他,先生认为收弟子德行第一,这群新参者来来去去如流水一般,连面孔都不甚熟悉,遑论品德了。其次要行师礼,孔老夫子要克己复礼,先生也不例外,可是现在肯行如此大礼的人能有几个?所以吴名作为书院最大的男弟子,竟是天天只有三两个师弟妹相陪,再加上四位师姐入世修心,又困于国考,梅林小筑的门墙之内更是显得冷清许多。幸而吴名是个活泼欢快的人,整日打打闹闹,或领着师弟爬树抓鸟,或带着师妹摘花赏景,或不时缠着先生对上几句飞花令,倒也给小院添了几分烟火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