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2 / 2)

加入书签

我不知道他这种强烈的情绪是什么地方来的,我想,大约是因为他已经等一个人将他从泥地里拉出来,等了整整四年了。

这个时候我也真的明白,对于我来说不过是小恩小惠,或者说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却可以在别人心中有这么大的分量。

白昕忽然跪在我面前。他说,愿为公主殿下效力。

他跪下去时候,袍袂带动的风冲得我激起一身冷汗。

我听见自己将安置人质证物的宅子地点告诉了他,并让他做好准备。

回忆中,也是这样一个金色的早晨,和现在一样的阳光。

三日前,太子和张大人突然与内阁几位皇党的大臣力排众议,要赦老太傅无罪。兵部,礼部和刑部似乎没想到这里的突然发难,但是还是极力反对,靠着人多势众,硬生生地把黄老丞相的折子压了回去。

次日太子似乎不死心,亲口提出要刑部放人,但是被刑部尚书轻蔑地回绝,满口苍天大义,几顶帽子扣得太子气得头昏眼花,转头指着坐山观虎斗的王将军,半天没说出话来,终是郁郁散朝。

太子和王将军的争斗此时已经摆上了明面,两股流言几乎是同时在街头巷口流传起来,一说是太子专横跋扈,心狠手辣,因一己私欲欺压官员,亦有结党营私之嫌,失德背信,大不孝。另一则是,王将军手下一名副官曾在边城强抢民女,且兵部库房虚空,粮草发霉,军银短缺,上面的官员却敛财无数。

这两则流言一时间闹得满城风雨。

不得不说,百姓的忘性确实是大极了。相信太子柔弱懦怯,不堪大任的是他们,现在描绘太子穷凶极恶,雷厉风行的也是他们,而这种舆论的变化也只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皇家的秘闻和小道消息确实是足够引人注意的,但是对于寻常百姓来说,流言中所说受害的是官员,和他们无关。这些都是身外之事,是可有可无的笑谈,只有切身触犯到自身利益的事情才能让他们一下子激烈地反弹。

而王将军这个,才是真实触犯到众怒的。果不其然,很快舆论就从势均力敌,慢慢偏向王将军那个,冲淡了几分太子的那一半。

强抢民女,贪污税银,这都是切实与百姓相关的,两者之间的联系都被清晰地用几个字连了起来,一下子就引起轩然大波。

王将军哪里不知道名誉是致命的?他立刻就亲自将那名副官扭送大理寺,并宣称他先前并不知此事,还让大理寺不必顾及他的面子,该罚就罚,该斩就斩。

他做足了面子功夫,大理寺审了三日,罚了副官半年俸银,便将人毫发无损地放了出来。

这一举动无疑是变相告诉了百姓,这人背后是王将军,大理寺不敢审,亦不敢判。这样一来,王将军先前那番大义凛然都变成了恫吓,又是群情激奋。

王将军那里也不缺善于操纵言论的幕僚,但是事已至此,为了称王,他还是要最先保住自己的名誉。

于是他就再次将那个副官送回了大理寺,随后亲自临视,一次次翻账,一夜之间抄了三四个兵部高官的家,损失惨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