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账目(第一更)(1 / 2)
刘海知道自己的票房收入是百分之十,这个是第二次合同确定的。
第一次合同大家都没在意,国内那个时候就想挣一笔制作费。
所以那个时候就把票房收入的百分之五十,经销商自己占一半,国内占据百分之四十四,然后刘海占据百分之六。
不过后来电影票房火爆,玩具销售也是爆火,又签订了二次合同。
二次合同刘海就占据百分之十的票房,并且是税后,国内占据百分之二十二,经销商占据百分之十八。
因为第一部电影院线没有什么谈的,可能就是今年圣诞节,也最多让利百分之五。
反正院线那边不好谈,毕竟要在别人的地盘放电影,而且要防着对方各种小手段。
有时候看着让步挺大,但是到最后说不定他把你坑的不要不要的。
偷票房又不是什么稀奇事情。
也就是二次合同的时候,国内的收益没变,刘海的收益是经销商让出的部分。
刘海打开资料一看,自己分四千七百万美金。
因为截止三月份的全球票房是四点七亿美元。
这里有一个账期,说实话,电影票房三个月分账,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
经销商之所以敢这样快分账,是因为只是给刘海是现金。
国内全部是买的各种物资,所以经销商早点给国内结算。
而国内这次能够获得的票房收入是一亿多美金。
至于说国内获得的票房要在国外扣多少税,这些东西账目上没有体现出来,主要就是刘海自己个人应该分得的。
票房收入这一块就这样,至于说玩具专利费用这个,因为三月份以前都是国内生产的玩具,就没有专利费的说法。
国外玩具的专利费,刘海占据百分之二十,并且是税后收入。
如果是税前可以拿到百分之二十以上。
经销商主要是看中了动画片带来的广告效应,特别是卖车的。
所以截止三月份的时候,刘海能够拿到的票房分账是四千七百万美金,其中两千万美金用于南海科研项目,由英国伦敦的一家基金公司管理。
另外还有捐给内地的两千七百万美金,暂时拨款给动物保护方面七百万美金,完善硬件设施。
剩下的两千万美金,其中三分之一兑换成现金奖励给偏远贫困山区优秀学生,暂定每个人每学期奖励五块人民币。
剩下的三分之二全部用来订购衣服,鞋子,书包。
“对这个安排有什么意见?”孙爱国看刘海看完了就开口问道。
“我没有任何意见。”刘海心里琢磨着,不知道汇率该怎么换,随后一想也无所谓了。
“还有一个好消息,变形金刚动画电影在前几天已经卖了六亿美金。”孙爱国又告诉了刘海一个好消息。
孙爱国又开口解释:“国外五月份已经放暑假了,各地电影院又把去年圣诞节的变形金刚拿出来播放,而且我们收到的是五月中旬的总票房,票房统计需要时间。”
“变形金刚玩具在国外也是爆火,另外就是经销商们在老美那边修了一个游乐场,据说每天人太多了,限制人员进入。”
刘海听到这话一点不意外,因为经销商们主打的免费,其实这个也就像国内后面的一些旅游区。
想到这里刘海觉得可以让经销商组织类似快闪的活动,把所有变形金刚组织起来,在某个时候忽然来一段。
不过又想到,这些经销商肯定能想到这一点,就没必要去提醒了。
“四千七百万美金,这还是仅仅三个月的时间,要印刷出来需要多少纸啊!”孙爱国也是十分感慨。
“不但你自己挣了四千七百万美金,国内也挣了一个多亿的美金。”孙爱国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三个月挣一亿美金!”孙爱国是做工业的,当然知道要挣一亿美金有多难。
“这可是纯利润啊!”孙爱国又摇摇头。
别看国内出口车辆很多,这个主要是养活了上下游产业链,真正的利润只有百分之十几。
也就是说内地生产一辆一千美金的汽车,利润只有一百多美金。
就算两百美金,要出口五十万辆车才能赚一亿美金,而这五十万辆车需要多大的厂子,多少工人,需要多少钢铁橡胶,还需要多少船来运送才能挣这一亿美金?
孙爱国在感慨刘海挣的多的时候。
上级领导的花园里面,几个领导正坐在一起。
上级领导手里是更详细的票房分账资料。
“这个小刘简直是!”上级领导看完之后,不知道该怎么形容。
上级领导可是知道去年黄岛那边工业区那么多人,辛辛苦苦做了一年,纯利润不到两亿美金。
“这才三个月!”之后,感觉有些不真实。
“黄岛工业区那么多人,半年都挣不了一亿美金。”一名领导开口说道。
那边工业区半年生产三四十万辆车,总出口金额在七八亿美金。
纯利润也许只有几千万美金,但是养活了上下游多少企业,多少工人。
让这些企业以及工人能够不吃国内的饭,转而吃国外的饭。
这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哪怕国内现在所有的工业产品出口都不挣钱,就是主打一个零利润。
但是这个产业线上面所有的工人等于来说都是吃的国外的饭。
当然真实情况会把这一部分成本转化为进口的材料设备,技术等等的。
“小刘同志个人还捐款四千七百万美金,虽然其中两千万美金在伦敦的基金会,但是发挥的作用简直无法想象。”另外一名领导开口说道。
“前些天南边有两个国家还出来指责咱们,咱们还没有开口,结果英法两国的议员就在报纸上批评他们。”
“伦敦那边更是拿出了以前的文件,证明了这些岛屿是属于我们国家的。”
“这些英国佬,手里捏的文件可是很多。”
“两千万美金,看样子花的十分值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