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章 杜老太作妖(1 / 2)

加入书签

杜梅一家又在老宅待了一会,就要回去。

杜老太也没有什么挽留的意思,杜老头则被杜尚风,杜齐均父子堵在屋子不知道再说啥。

杜尚清“二妹,分家以后你还没有去我那里瞧瞧吧?走,哥带你看看哥的那几间草屋”

说着抱起丁家小闺女慧娘儿带着自己一家人和杜梅夫妻一家往自家走。

“二舅带慧娘看小兔子好不好?这是你小表姐蓉儿养的,你看看可爱吗?”

慧娘看见毛茸茸的小兔子,喜欢的蹦蹦跳跳,学着蓉儿姐姐的动作,伸手去喂兔子青草。

“二哥,你家还能喂兔子?这可不好养吧?我们村猎户也养过,可没有几天就死了,兔子性烈,捉回来不吃不喝,还容易拉肚子。”

丁大海看到小兔子也很奇怪,从来没有见过养兔子的,很是好奇。

“我也是前几年在北境见过有人养,所以准备养养看,你们村猎户如果捉到小兔子帮我收过来,我准备再多养几只。记住不要大的,最好是才断奶的。”

丁大海点头表示明白。

杜尚清招呼二妹,妹夫坐下“我一会让齐樟给你们装点面粉,再带点油,鸡蛋回去。

哥哥没有什么好的给你,这些都是做月饼生意剩下来的,都是精细白面,带回去吃。”

杜梅这才知道二哥为什么让自己过来,原来二哥要给自家帮衬粮食啊!

“二哥”杜梅眼眶红了,自己家一直过的不好,没少从娘家要救济。

如今二哥才分家不久,二嫂也不在了,自己哥哥还能想着帮衬自己,怎么不让自己既羞愧又感动。

丁大海在一边无措的直搓着手,羞愧不已。自己家日子一直很艰难,让杜梅嫁过来吃了那么多苦,是自己没有用啊!

“好了,不要这样。二哥以前从军在外,结婚后哥哥也没有帮助过你们。现在二哥回来,家里的亲人哥哥都会尽力帮衬的,只要大海对梅子好。”

丁大海立刻向二哥保证“二哥,你放心,我会一心一意对梅子好的。不会让梅子受半点委屈。”

杜尚清拍拍他的肩膀“行,只要你们一条心,日子会过的越来越好。”

“大海你们家是石匠,平时都是从哪里采石头?”

“我们家石匠手艺是祖传的,所用石料都是在小青山和大青山之间的一处断崖处采的。那处断崖山体裸露,崩塌了好大一片面积,我家采石料为了图省事省时间,所以基本上都在那里采。”

“这样啊,我这里有一种石料,你可知道山里哪里有。”

杜尚清说完去自己房间找出一块碎石,递过去让丁大海细看。

丁大海细心查看,“这石头不能做磨盘,硬度不够,好像是泥板石。我们石匠一般用不上这种石料,二哥你找这种石料干嘛?”

杜尚清见他认识这种石料,心里也是高兴的。自己姥爷家就是皖南有名的歙砚名家,做砚台的石料种类自己也是知道的。

可是自己不了解这边山里的情况,一直也没有发现可以做砚台的石料,这块还是在小青山那处山涧小溪里捡到的。

砚是研墨和掭笔的用具,与笔墨纸合称文房四宝。好砚法墨好,不伤笔。砚石即制砚之石,指能用于制砚的矿物集合体——岩石。并非任何岩石都能做砚石,只有具备质地致密滋润、细中有锋、硬度适中、单层厚度较大的沉积岩和变质岩才能用作砚石。

好砚须好石,加上精工制作,便成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对砚的欣赏除欣赏砚石本身外,更多地集中在制作上。石美,形更要美,再配以雕刻、镌画、铭文、钤印和命名等手法使之成为和谐完美的一体,方可称得上美砚。

如果自己找到了上好的石料,把歙砚制出来,相信一定可以大赚一笔,要知道现在可是古代,笔墨纸砚需求量都是巨大的。

镇上随便一方普通砚台也要近百文。材料好,精致一些的都需要十几两银子一方。

丁大海既然认识这种石料,应该知道哪里有吧?

“你可知道哪里有这种石料吗?”杜尚清声音都有点发颤了。

丁大海摇摇头“我也不知道,这种石料我听我爹说起。我爷爷当年好像去找过,当时是府城里的一个大官派下来的一个石匠师傅,出了大价钱请了附近好多石匠一起进山帮他寻找这种石料。

当年爷爷他们进山找了三个月,后面因为那个大官犯了事,府城那个石匠师傅就回去了,这个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那你爷爷他们找到没有?”杜尚清急问。

“我也不知道,等我回家问问爹,这种石料我们普通石匠也不需要,后来我没有见爷爷带回来过,。等我回家再问问爹吧,他应该知道一些情况。”

“嗯,你回去仔细问问丁叔。这个石头如果发现了,将来比你做石磨赚钱多了。”

天也不早了,杜尚清知道她们那边山路多不好走,便也不留了。

杜齐樟给二姑装了一袋子白面,一篮鸡蛋,一坛菜油。田氏也装了几斤月饼。一家人满载而去。

杜尚清边让齐榉跑去老宅,告诉爷奶晚上不过去了,让他们自己吃吧。

让四叔五叔明天早点起,去看看小姑。

这边杜尚清安排田氏明天赶骡车回娘家,齐樟齐榉备上节礼去姥姥家。

事情安排好,杜尚清又去杂物间查看了葡萄酒的情况。前面几次搅拌都是齐柏,齐樟兄弟两做的。

挑出来一坛打开看,就见坛中反应结束,没有气体产生,分层明显。

杜尚清感觉发酵应该是结束了,继续浸润2天左右,就可以进行酒渣分离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