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二章 普济寺(1 / 2)

加入书签

宋熙姣这次回家,买了大量的菜和肉,又多买了十个坛子,做了整整二十坛卤菜。光是送给郝郎中的就有五坛,此外又往凌子清、郡守府和宋家各送了三坛,剩下六坛,给宋渊寒三坛,自己留了三坛。

一番忙碌过后,那本养生的书也都修正好了。宋熙姣又麻烦仲淳帮忙抄写一遍,然后拿到竹纸场,开始认真的装订。

既然是送给祖父的寿礼,自然要装的与众不同。

首先,外盒就要别出心裁。

宋熙姣去宋家木材厂转了很久,最后选择了一种叫甘松的木材。这种木材质地疏朗却坚硬,花纹古色古香,最重要的是,散发出来的香味有能治脾郁之症的效果。

然后,装订要独树一帜。

别的客人都是线装,寿礼是大礼,当然不能和别人一样,因此宋熙姣这次选用的是胶粘。为了煮胶,她也费了不少的功夫。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胶的出现,浆糊不够粘,也不好成型,必须用鱼胶。

正逢夏初,天气逐渐炎热,煮出来的鱼胶凝结的很慢,往往是竹纸都被泡坏了,胶还没干。为了能够一次成功,宋熙姣试了几十遍,直到确定万无一失的

时候,才敢上手。这要是弄坏了,就得麻烦仲淳再写一遍了。

虽然她很喜欢看仲淳写字的模样,可是,只怕仲淳会生气。因为这本书不是写给她的,而是写给胡阙的,那个醋坛子……

最后,封面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书是养生的书,可除了郝郎中师兄这些人,寻常的百姓哪里懂得养生的意思,只怕一看到书名会一头雾水。

还不如单独写一个寿字!

这个字,还不能由别人来写,必须要找一个特别的人来写,方能体现出这本书的分量。凌子清不行,他已经拒绝了胡阙。仲淳也不行,素昧平生的,写的好看也没用。胡阙凑合,但也体现不出这个字的深切含义。

正想着,楼下忽然响起了伙计骂骂咧咧的声音:“哎呀,我们这做生意的,没吃的!”

要饭的?

宋熙姣跑到凭栏处往楼下一看,原来是两个来化缘的小和尚。

那两个小和尚脑袋圆圆的,脸上却很瘦削,手里拿着钵盂,可怜巴巴的看着伙计:“阿弥陀佛,请施主施舍一碗饭吃,施主定能积得福报……”

“都说了这里没有吃的,你们是聋了还是怎么的。要吃的

出门左拐到酒楼去!”

那两个小和尚见伙计如此粗鲁,对视一眼,满脸无奈,刚要走,忽听二楼响起一声清脆的呼唤:“两位小师傅,请留步!”

她飞快的跑到后面拿起两盘点心,来到院子里,倒进那两个小和尚的钵盂里,笑着说:“两位小师傅打哪儿来?”

小和尚鞠躬道:“阿弥陀佛,多谢施主。小僧从白云山普济寺而来。”

“哦?白云山在哪儿?”宋熙姣还从未听过这么座山呢。

一旁的伙计插嘴道:“白云山就在咱们锦州城外,从城北的开天门出去,一直往北走个半天的功夫就能到山脚下,山上的确有个普济寺,听说寺里有个梦云大师,解签很灵验,那庙里的香火一直很鼎盛,怎么让你们两个小和尚下山讨食儿来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