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9章 使臣到来(1 / 2)

加入书签

u0007孟海抱着一个大箱子,在他走入学堂的那一瞬间,学堂当中的学生们轰动了。

现在距离学堂开课还有半刻钟的时间。

大秦的学生往往要比夫子提前一刻钟的时间到达学堂,表示对夫子的尊敬。

瀚海学堂自然也不例外。

孟海将大箱子放在了讲台上,其实也就是个长方形的木桌子。

不少学生们好奇地眨着大眼睛,望着木箱子,既茫然,又好奇。

孟海干咳一声,看了看,坐在讲台两边的赵宣和赵询,说道。

“之前答应过你们,随堂考试成绩前五的我这里有一份大礼。考试名次排在末尾的,我这里也有一项惩戒。之前忙于琐事,前几日倒是把这些东西给做出来了。还有在课堂上表现优异,获得大红花的,三朵大红花也可以在我这换取一样小奖品,现在距离开课还有半刻钟左右的时间大家可以先上来挑选奖品。”

孟海说着就招呼着三十位学生依次走到讲台,赵宣和赵询这两个人坐着没动。

三十个学生对于木箱子里装着的东西,那是极为好奇,一个个走上前来,望想那大木箱。

在箱子的最上面放着笔墨纸砚,书本,压纸尺,蜡烛,临摹纸……各种各样学习时用到的小玩意。

在箱子的小人,木头做的小碗……各种各样的小玩具。

“多谢夫子!”

学生们见到这么多新奇的小玩意,一个个眉开眼笑。

孟海也是露出个笑容。

根据上次随堂测验的排名,最先上来了五个学生,他们五个有两个从木箱子里拿走了蜡烛,有一人拿走了一个砚台,剩下的两个人则是从里面挑选了两本书。

接着是上课表现优异,以集齐三朵大红花的学生,

按照孟海花名册上的登记,与学生们的大红花进行校对,其中有十几个学生的红花数量,甚至已经高达二十余朵。

大多数的学生们选择的都是笔墨纸砚,蜡烛和书本之类的学习物品,但是也有许多学生将目光锁定在了木刀、木枪……上,还有那些雕刻成武士的小陶人。

孟海看着最后一个好学生将奖品拿走,所有的学生全部回到他们的座位,孟海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

“有奖就有罚,

孟海说话的时候拿起了花名册,念出了十几个人的名字,在这十几个人之中,有一小半是之前拿过奖品的。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罚你们吧?”

孟海看着站成一排的学生板,着脸装作一副威严的模样,说道。

一个九岁左右大的小男孩点了点头:“弟子知道,弟子在随堂测验上倒数第一,因此夫子要责罚我。”

另一个十岁左右大小的小男孩也是开口说道:“因为弟子未按时交作业,所以弟子要责罚学生。”

又是一个九岁大小的小男孩,低着头说道:“因为学生在自习时带众玩耍,所以夫子要责罚弟子!”

这些学生们一个个地说出了要被责罚的原因,孟海满意地点了点头。

“既然你们知道错在何处,那以后就不要再犯。”

孟海说话之时,有一小半的学生们抬起了手。

这是要挨板子。

在大秦,学生犯了错,夫子大多数的惩罚方式就是打手板。

但,孟海则不同。

孟海说道:“这也是我第一次对你们进行惩罚,我的乘法与寻常的父子不同,我从来不打人手板。”

那些伸出手的学生们听到这话,有些茫然地看着孟海,但是却放下了伸出的手。

孟海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教予你们的都是启蒙知识,启蒙,首先就是要会认字,随后会写字,在这过程当中,须知做人的道理。我也不求你们日后能够个个中状元,只需你们日后做人做事端端正正。”

孟海一边说着,一边从箱子的最

小册子的数量与需要接受惩罚的学生数量一致。

孟海将这本小册子分发给了下方每一个需要接受惩罚的学生。

“这是我找到的《千字录》,这是我大秦太祖年间一位翰林院学士所编撰的,上面记录着数千个文字,都是你们日后学习写作所要用到的。你们要做的就是对照着万字路上的字,将其抄写到白纸上,每个字抄三遍,有不懂意思的,或者不知道怎么念的,可以私下问孟夫子。”

孟海的这个孟夫子指的是孟远生。

学堂当中,绝大多数的学生叫他还是称为小孟夫子。

“不论是三字经,还是千字文,再或者弟子规,你们都已经在临摹纸上描写了许多遍。现在我要做的,那就是让你们在没有临摹纸的情况之下写好字,明白每个字的意思。我再重复一遍,每个字抄三遍,三日以后交于我。”

一个个学生垂头丧气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等到那些受到惩罚的学生拿着小册子回到座位上,孟海又说道。

“今日还是半节课讲课,半节课随堂测试。”

孟海这一句话出口下方,学生们又蠢蠢欲动了起来。

孟海在讲了大半个时辰的课后,叫来了梦远生,让他贴自已监考。

而他则是穿上了一身官袍。

这是今日一大早,一个小太监送来的。

周国使臣不久之后就能抵达京城。

孟海要以鸿胪寺少卿的身份去接待周国使臣,所以身上自然要穿着官袍才行。

孟海骑着小毛驴,身后带着大牛和张顶,还有一群黑甲武士,一行几人先是来到了鸿胪寺在京城所在。

接着找到了鸿胪寺卿黄参,与他见过礼之后,和礼部左蛇郎萧云会合。

接着一行三人带着十几个官兵,二十余位鸿胪寺和礼部的官员来到北辰城门口,两里地之外等待。

午时。

北边驶来一支马队。

远远地就能看见马队上面飘扬着周国的旗帜。

周国的使臣来了。

孟海为了不使秦国丢脸,所以也换上了一匹高头大马。

他骑在大马上,遥远地望向周国的使臣。

与电视剧和想象当中的不同。

在他的印象里有外国使臣拜访秦国,那队伍自然得要极尽豪华,至少得要一个个高头大马开路,坐在黄金白银雕刻的马车上进入京城。

再不计人数,至少得要多一些。

但是遥遥望去。

最前面的是几批已经跑瘦了的小马,那高高飘扬的周国旗帜,上面带着斑驳的灰尘,马车也是极为普通的木制马车,如果不是还有十几个秦国的官兵在两旁开路,还以为面前这些人就只是最普通的小商户进入京城。

这实在是太寒酸了。

距离近了。

孟海还发现那马车一摇三晃,已经到了即将崩溃的边缘。

在马车的后方拖着几口大箱子,也不知道箱子里面放着什么。

等到周国队伍到达秦国接人队伍前方不足百步远的时候,周国使臣的马车停了下来。

从马车上下来一人。

这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上穿着大周的官服。

虽说马车破旧寒酸,周国的旗帜也布满了灰尘,但是此人这身官服倒还显得极为狰狞,应该是平时经常清洗。

就见此人下了马车之后,快步向前直走。

骑在马上的那些周国时辰,一个个也跳下了马,跟随着那中年人一路向前走来。

等这些人距离黄参不足十步远的时候停了下来,那中年人双手合十,弯腰道。

“周国礼部尚书冯亮,见过秦国诸位大人。”

在这中年人话音落下之后身后,他身后那一大群周国人也齐声说道:“见过秦国诸位大人。”

孟海仔细地数了数面前的周国人,一共有二十个。

这二十个人长相倒是与秦国人并没有太大区别,除了身上穿着的服饰有些迥异。

在这二十个人弯腰行礼的时候,孟海也再仔细地打量着这二十人,这二十人表现得不卑不亢,既没有太大的畏惧,也没有任何的自傲情绪。

黄参见到这一幕跳下马来。

他与同样跳下马来的萧云向前拱了拱手。

“在下秦国鸿胪寺卿黄参,此次洽谈事宜由我主持。”

一旁的萧云同样行了一礼,说道:“在下礼部左侍郎萧云,辅佐黄大人招待诸位使臣。”

孟海见到这一幕,也只得跳下马来,学着那两个人的模样说道。

“在下鸿胪寺少卿孟海,辅佐黄大人和萧大人,同样也是负责接待,照顾诸位周国使臣的。”

孟海能够明显地察觉到,在他报出自己名字的时候,周国使臣当中有一小半的人都抬起了脑袋,瞟了他一眼,接着又极快地低下头来。

双方见礼之后,周国使臣礼部尚书冯亮又从怀里拿出来了文书,将他交予黄参。

这一环节是查验身份。

按照文书上面的名单,依次核验了周国使臣的身份,并且看到了周国皇帝亲自的盖章大印之后,黄参将一行人引进京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