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3章 联合收割机(1 / 2)

加入书签

孩子们走后没多久,李兴家从首都回来了。之所以要这么久,是因为装修全是他和铁蛋两个人完成。铁蛋白天还要工作,晚上又不能扰民,所以进度缓慢。

“房子全都租出去了。”李兴家笑呵呵的,像是解决完一桩心事。

张秀花听了也为他高兴,“那你们每月要贴补多少才够铁蛋花?”

李兴家算过一笔账,“大概五十块钱就够。铁蛋包住,吃饭的话省着点。先苦一阵子,等我的人参卖掉,铁蛋就松快多了。”

这话过去没几日,李兴家就来找李建国。他是来借钱的。

“我家人参种子不好卖。家里的田地种农作物不赚钱。我就另辟蹊径。”李兴家跟李建国分析联合收割机的用处,“我来的时候,正好碰到张三喜,他说农机站自己研发了一辆联合收割机,每辆是五万块钱。每天至少能割50亩。我仔细算了一笔账,觉得这生意有利可图。”

每天五十亩,每亩收五块钱,一天就是250,秋收是40天,差不多就是一万块钱。北方是一年一次,但湖北、山东一带都是一年两熟。一年可以赚两万。除此之外,国家还有补贴,五万块钱的购机费,国家可以补贴一半。也就是说他勤快一点,一年半就能把机子钱全部赚回来。

张秀花在边上听着,觉得这生意可比开啤酒厂还赚钱。现在他们县只有这一家啤酒厂,后面肯定会有第二家第三家。可联合收割机就不同了,以后人工收割会越来越少,机器收割才是主流。

尤其北方地广人稀,人工收割累得半死,年轻人都去南方打工了,很少留在家乡。留在家里的老人忙不过来,宁愿花点钱收了,省下来的时间再做点别的。

李建国听完他的分析也觉得可行,“好是好,但你有钱吗?”

刚买完房,他还欠着村里不少钱,钱包都空了吧?

李兴家直接说自己两手空空,是来借钱的。他大大方方道,“我这不是找你商量嘛。我是这样想的,有两个方案,一个是你借我钱,我每年给你12%的利息。第二个,咱俩合伙,你出钱,我出力,咱们刨除油钱,五五分账。”

张秀花觉得他胆子可真大,这年代居然敢欠两万五。这可不是一笔小钱。他就不怕还不上吗?

李建国也是这么想的,他还这么问了。

李兴家却满脸倨傲,“等咱们村的人参收割,我的人参苗肯定能大卖,到时候欠大家的钱,我都能一次还清。现在铁蛋在首都打工,压力太大了,我想给他减轻点压力。拼一把。说实话,生在农村,要是我们不折腾,以后出路会越来越小。我都这个岁数了,还能拼几年?”

李建国听完他的话,点了点头,“想法不错!不过你一个人割十几个小时,会很累吧?要不然再找个帮手?”

这么贵的机子,就让它闲在那儿,李建国可舍不得。

李兴家已经想好了,“我媳妇跟我一块去。”

这钱有点多,李建国表示要好好想想,李兴家也不着急,“行!你好好考虑。”

李兴家走后,李建国就和张秀花商量,“你觉得他的提议怎么样?”

张秀花叹气,“咱们欠了人家人情呢。无论是借钱,还是合伙,都得还他这个人情。”

当初张秀花要种植果树,李兴家帮着出了不少主意。还有李兴家可是提前教了他们家种人参。还帮他们分析林下参的种植方法。虽然李兴家是为了卖人参种子,可他原本的打算是等自己收成一波,才教村民们。第一回人参能卖上价,第二回人参出来,估计价格会被打下来。

李建国刚刚没拒绝也是出于这个考虑,“你觉得是借钱,还是合伙?”

“我看他压力挺大的。还是合伙吧。这样他压力能小一点。”张秀花觉得李兴家挺不容易的。被他父母留下的通知书,他用一辈子去实现。要是儿子没有闯出去,他估计死都不瞑目。

李建国想想也行,答应了。

第二日一大早,李建国在村口遇到李兴家就告诉他答案。

李兴家激动得握住李建国的手,“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亏本。”

李建国笑道,“咱们这么多年的邻里,我还能信不过你?!走!我带你去取钱,咱们交了钱,什么时候能拿到车?”

“马上就能提。”李兴家坐上李建国的三轮车,“提完车,我先练一练,等完全学会了,我就南下。南方有不少地方种水稻,比咱们北方提前半个月收割,然后我一路往北,到时候收割时间兴许不止四十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