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接管洛阳?(2 / 2)
“陛下何出此言?”
此时李旦的想法和马如风一样,那就是觉得边柳害怕他们大事成功,成为被舍弃之人。
“李校尉可有想过,孙坚区区几千人马就大败了董卓,到底是孙坚真的打败了董卓,还是董卓本就有心离开洛阳。”
边柳仔细的想过,其实董卓和孙坚的这场战斗,和将来曹操刘备的汉中之战,出其相似。
孙坚从气势上盖过了董卓,但是董卓的主力并没有太大损失。
而且洛阳早就被董卓搬空了,董卓西撤,相当于是收紧了拳头,失去了洛阳的同时,也失去了自身的弱点,让孙坚无处下手。
关东诸侯若是再要对董卓下手,就要面临更长的补给线,而其中洛阳这一段,附近可没有百姓可以征调。
董卓焚烧洛阳这一计策,从军事上来说,可以说是上上之策。
唯一能称的上败笔的就是,董卓从此彻底失去了关东人心,再无东出、一匡天下的可能。
关中要么延续他的余晖,要么成为他的坟墓。
……
李旦并非什么都不懂,相反,他对敌我实力的认知还在边柳之上。
他思考少许,淡定说道:“我已经派人深入关中打探过了,董卓已经被孙坚吓破了胆,直接回长安去了。”
不仅如此,董卓为了掩盖败给孙坚的狼狈,回到长安的时候,竟然让皇甫嵩跪在地上迎接。
曾几何时,董卓还是皇甫嵩的副手。后者更在平定黄巾起义、讨伐西凉叛军屡立大功,当时有歌谣称:“天下大乱兮市为墟,母不保子兮妻失夫,赖得皇甫兮复安居。”
但董卓回到长安时,就用马鞭子指着皇甫嵩的头问道:“义真(皇甫嵩字),你服不服?”
李旦告诉边柳,朝中的公卿面对董卓都瑟瑟发抖。
接着,又颇有玩味的说道:“不过陛下好本事,那蔡邕经陛下点醒,居然当场指责董卓为政不仁,为臣不忠,倒行逆施,遭由此败!”
边柳一听,心里哇凉哇凉的,这蔡邕怎么还减寿了呢?连忙问道他的下场。
“陛下不用担心,蔡邕深负海内名望,当时又有王允等人为他求情,说他是受了奸人迷惑,神志不清,所以胡言乱语,董卓倒是没有杀他,只是被下了诏狱。只可惜,暂时不能把陛下的问候告诉那位了。”
这哪里是可惜啊?
这简直是丝扑挼日啊!
李旦看着边柳,心想着,王允等人也没说错,确实是受了“奸人”挑拨的。不过李旦也着实佩服边柳的胆子,毕竟是他坚持要放蔡邕离开的,又特别嘱咐自己等人不用中途截杀。
边柳听到王允为蔡邕请求,总觉得怪怪的,不过想来也合情合理,他们本来就是一路人,若不然,历史上一年后,王允的庆功会上,蔡邕也坐不到那么前,可惜,蔡邕那一声叹,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如今关东诸侯你争我夺,董卓躲在长安不敢出来,不正是我们占据洛阳的最好时机吗?”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