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论火药(2 / 2)
“现在的火药,明武朝没有谁弄的好,一旦出问题,那整个幽州城都得毁了,如若在冀北道,河南道那些地方可以用用,这里一旦发生不测,那我等就是千古罪人,所以本官自上任以来,一直杜绝火药的使用,并不是本官不想用,而是本官觉得还不到时候,这个需要时间去累积经验,需要通过不停的试验才能真正做到运用自如。”
“你没有看过兵部的文书,你不知道,明武朝每年因为火药保存不当,使用不当,天气原因最起码要炸死炸伤上千名军士,那些地方还都是军士不够密集的地方,如若像这种边关之地,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那都不用外族攻城,我们自己就能把自己弄死。”
“去岁九月之际,榆林府边关之地,因为使用不当产生了爆炸,当场炸死官兵一千八百多名,是炸死,这都不算炸伤的,造成西夏国进了榆林府如若无人之地,不仅获取了榆林府的粮食,还掳掠了榆林府年轻男子女子各三千人,陛下一怒之下,砍了榆林府知府,同知,砍了榆林府卫指挥使,同知,佥事,知事,相当于把整个榆林卫的军事长官全部砍了。”
陆用知道很多写明史小说的都是歌颂着火药如何如何,其实真正的明朝在火药运用上只是有部分,并不是很普及的状况,因为在明朝的时候,对于火药的保管确实是个很难的问题,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受潮,保持干燥就可以了,但是在古代想要做到如此地步,那是非常难的,就算能够做到,那也是花费极其巨大的,否则那些皇帝的陵墓为何大部分做不到防潮,干燥的环境。
而且在明朝的时候,避雷技术虽然很简单,但是根本没有使用,所以真正的明朝军方,在火药经常发生爆炸以后,对火药的使用是非常避讳的,甚至在明朝皇宫中,是不允许带火药进入皇宫的。
按照一些记载的资料来看,当年明朝在使用火药的时候,一般都是现做现用,或者短时间保存,几乎没有大量囤积火药的行为。
(写书是要保持一定的真实程度,所以牵虎写书不说多好,最起码还能真正还原一些历史情况,不像那些不做任何查阅资料的作者,有些地方纯粹胡说八道,就是自己的臆想。)
而且火药制作不是那么简单的,什么一个配比火药就弄出来了,好像黑火药就像把稻草烧成灰一样就能弄出来一样,就打算制作出来,明朝的三眼铳,几乎在实战中起到的效果很差,这也是后来为什么明朝军士不喜欢使用的结果,因为火药药量大了,炸膛,少了打别人一枪,只要不是打在脸上,手上,几乎连厚的棉甲都打不穿的,然后开枪的就容易反手被别人一刀砍死砍伤,那谁还会使用?
就连明朝海战也是跳帮作战才是主要的作战手段,而不是什么大炮轰着就万事大吉了,那完全就是扯淡。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