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二章 北方局会议(1 / 2)
濮县,冀鲁豫军区指挥部。
谭林也没想到周维汉收到电报能立马就回来,不由得感到意外欣喜。
文蔷和谭林并没有见过面,周维汉先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只见谭林在周维汉耳旁说道:“你老周倒是好福气,娶了一个娇滴滴的大美人!”
“你老谭也不差,乔大姐我在延州也见着过!”周维汉说着一拍脑门,赶忙让文蔷从行李箱中掏出一件毛衣。
“你看我这记性,乔大姐嘱托我给你带回来的,我差点给忘了,不过现在穿毛衣也不晚,还能再穿一个来月!”
谭林的媳妇叫乔林君,在陕北政治保卫局工作,后来谭林调到冀鲁豫根据地,上级原本也曾询问乔林君的工作意向,只不过乔林君以工作为由继续留在陕北。
周维汉在延州的时候,也与这位乔大姐见过几面,临走之前还委托周维汉将织好的毛衣带给谭林。
“我要是不催你,你不见得什么时候能回来呢,否则这毛衣可就穿不上了!”谭林有意抱怨了两句。
周维汉尴尬一笑,与赵刚这种亲密无间的兄弟之情不同,周维汉对谭林更多的是敬重,与其说是老大哥,更像是长辈。
谭林平时很少发火,对待同志的态度如同春风细雨,谆谆教诲渗透在各个方面,周维汉在斗争方面经验尚浅,在去延州之前,两人没少彻夜长谈。
因为有谭林在,冀鲁豫根据地的政治风向一直很稳定,并没有生出太大的波澜,但是人事变动同样不小,高层的几个位置基本填满。
回来的当天,谭林将地方政府以及部队的几个负责人喊过来,让周维汉见了见,军区参谋长赵秉章向周维汉汇报了当前阶段部队的现状。
相隔大半年没见,周维汉知道谭林有很多话要说,所以也就没有回到安排好的住处,而是谭林住在一起。
让人弄了几个小菜,其他人都没喊,只有两人猫在屋里小酌几杯。
事实证明,只要是一把手、二把手能够齐心合力,内部往往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周维汉非常幸运,无论是赵刚还是谭林,搭班子都不错。
“在延州感觉怎么样?”谭林问道。
“收获不小!”
“真的?”
眼见谭林不信,周维汉继续说道:“这还能有假?原先我总是跟同志们强调要多注重学习,其实反倒是自己没有多少空闲的时间!”
“去了延州之后,我一边在马院学习,一边在抗大教书,日子别提多自在,期间经常翻阅理论书籍,偶尔还帮忙翻译外国的军事着作,相互印证之下,也算是对自己曾经过往的一种总结和升华!”
谭林闻言点了点,周维汉说的是肺腑之言,他在延州的时候,读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刘师长的军事文稿。
太南军区隶属于129师建制,周维汉一直认为刘师长是八路军军事理论素养最高者之一。
刘师长非常重视总结、研究以及部队正规化建设,出身于129师的将领多受其影响。
简单一句话,光是自己会指挥打仗不行,得让大家伙都知道该怎么打仗,怎么打胜仗。
太南军区打的大仗、恶仗、胜仗不少,每逢战斗结束之后,往往总结报告还没上报,师部就开始催促,只不过原先在太南军区这种事一般是邢志国负责。
周维汉同样重视部队正规化建设,在战后总结方面也积极参与,这一优良传统也延续到冀鲁豫军区的部队,
除了刘师长之外,还有一人不得不提,那就是粟大将。
因为刘师长重视部队正规化建设、高度重视军事理论以及战术,所以经过他打造出来的部队都非常稳。
同时,刘师长也不怎么挑手下的将领,谁来都能用,还都能用的很好,归根结底是他的驭将之术乃是正规化理论,而不是鲜明的个人风格。
粟大将恰恰相反,在指挥上严重依赖个人智识,对手下的将领很挑,如果上下沟通不好,执行不到位,很容易产生阻力。
想到这,周维汉就认为进行干部交流是很有必要的,每支部队深受其军事主官的影响,都有各自的作战风格。
冀鲁豫军区接下来与山冬军区以及新四军的部队少不了要联合作战,提前一步让双方干部互相熟悉对方的风格会减少不少麻烦。
山冬军区的部队来源复杂,基层指战员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中高层骨干一部分来源于早期的山冬纵队,一部分则是来源于115师,最后一部分则是来源于红四方面军的将领。
而新四军的组成则是更为复杂,早期的骨干是由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而来,其中存在极大的地域分歧,最为明显的就是语言沟通不畅以及作战风格不一。
任重而道远啊,周维汉内心感慨道。
两人晚上聊了很多,大多是由谭林在说,周维汉只是讲了两件事。
将太南军区279团以及29团成建制调到冀鲁豫军区,谭林存有担心,怕影响到太南军区的战斗力,主要还是担心上级不会同意。
不过当周维汉说到会卸去太南军区的职务,并且拿两个团互换,谭林也就放心了,另外一件事则是将新五旅从漳北地区撤离之事。
“不瞒你说,虽然冬天下了几场雪,粮食收成会有好转,可是口粮问题上压力还很大,日军一直将黄泛区的民众驱赶至根据地,到现在都没有停歇,这些涌入根据地的外来人口,造成了很大负担!”
“截止到过年之前,大约就有将近120万人口涌入根据地,其中大多是老人和儿童!”
谭林说起这事来,表现的忧心忡忡,日军那边也有能人,眼见正面无法击垮冀鲁豫八路军,于是将黄泛区的民众驱赶至根据地,其目的就是想拖垮冀鲁豫根据地。
↑返回顶部↑